|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對2014年經濟工作做出全面部署,生態文明建設無疑是重要內容。生態文明將進一步從理念落地為制度設計和産業發展。在市場和政府兩隻手的合力推動下,生態文明必將成為未來十年的投資主線。 理解生態文明,應從兩個維度和三個層面入手。兩個維度是市場和政府,三個層面則是理念、制度和産業。在理念和制度層面,政府看得見的手發揮作用更大,産業層面則由市場來主導。在理念層面,如果説工業文明的核心是征服和改造自然,生態文明的核心則是尊重和順應自然。樹立“道法自然”的理念,對自然有所敬畏,是設計一切生態文明制度,發展一切生態文明産業的前提。 以此為理念回歸到制度層面,生態文明制度應包含相應的法律、法規、規範等諸多方面,這是生態文明理念落地的抓手,是發展生態文明産業的保證,起到重要的承前啟後作用,也是三個層面中政府施展拳腳空間最大的一個層面。 三中全會提出,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具體包括源頭保護制度、損害賠償制度、責任追究制度,生態補償制度等。這一層面的內容十分豐富,我們更應關注的是哪些內容將成為2014年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主要內容。 生態文明建設的組織者是各級地方政府,因此,首先需要關注的是有哪些生態文明考核制度被鑲嵌在政績考核“指揮棒”上。目前看來,逐步淡化對GDP的考核,通過編制自然資源資産負債表,對領導幹部實行自然資源資産離任審計,並配以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將成為這一制度安排的方向。 其次,需要關注的是助推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一攬子稅收和價格政策。環境稅方案已上報國務院,進程之快出乎預期,也證明在生態文明制度建設上本屆政府的高效率,該稅種有可能在2014年開徵,這將為地方政府帶來一大筆可用來保護環境的稅收收入。 繼續將資源稅擴展到各種自然生態空間,也是生態稅收的方向之一。2014年最有可能推出的資源稅改革應是煤炭和稀土等資源的資源稅從價計徵。而在價格政策上,除繼續完善成品油定價機制,盡快將天然氣價改中增量氣與存量氣價格並軌外,看點當屬階梯水價和天然氣管網定價改革。 第三,則是健全自然資源資産産權制度的一系列生態制度設計。確權是交易的前提,交易則是市場發揮作用的前提。通過對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等自然生態空間進行統一確權登記,才有可能深化目前的碳排放權、排污權、水權交易試點。而碳排放交易試點擴圍,排污權範圍擴大,以及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下的跨區水權交易,將是2014年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亮點之一。 最終,對生態文明理念和制度起到支撐作用的是生態文明産業,這也是市場之手最容易發揮作用的領域。生態文明可以分解成的各項産業指標,如森林覆蓋率、綠地覆蓋率、飲用水達標率、垃圾和污水處理率等指標上,每一項指標的完成,都有賴於若干産業和企業。 從廣義上來説,生態文明包括能源産業、節能産業、環保産業、生態農業、園林綠化等等多個産業。2013年,生態文明建設成為執政者理念,並落實成施政者制度的結果,就是二級市場上環保、節能、生態農業等板塊一年以來的強勁表現。在經歷了一年的結構性牛市後,生態文明産業是否能繼續2013年的搶眼表現,成為眾多投資者關心的焦點。 回顧過去,在以工業文明為圭臬的理念和制度支撐下,中國房地産和汽車等重工業經歷了多年繁榮。如今,生態文明接棒工業文明,必然是生態産業今後幾十年繁榮的保證。從較長時間跨度講,一個貫穿幾十年的生態文明投資機會已經到來。 具體到2014年,生態文明投資可以關注的首先是環境稅開徵給地方政府帶來稅收增加,將使地方有更多資金投入到大氣、水和土壤污染治理中。其中,考慮到全國範圍內越發嚴重的霧霾天氣,大氣污染治理産業投資值得首先關注,而對於整個環保板塊,則要警惕2013年估值過高帶來的回調,建議重點關注有並購預期的相關公司;其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農村工作會議可能重點討論生態農業,由此展開的種業、高效灌溉、土壤修復以及水土流失治理和荒漠化投資值得關注;第三,隨着城鎮化工作會議的召開和相關措施在2014年的落實,與城鎮化有關的綠色建築、綠色材料和園林類投資,也會迎來階段性投資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