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將成樓市改革和估值修復年
2013-12-02   作者:  來源:證券時報
分享到:
【字號

  2014年房地産行業的關鍵詞之一就是改革。土地改革、國企改革、養老等應該都會帶來超額的投資收益。對於房地産市場過於悲觀的預期在2014年將得到修復,過低的估值也將得到修復。

  2013年土地市場及一線房地産市場持續火爆,各大城市相繼&&調控政策。國內房地産市場泡沫是否有破滅風險?未來房地産行業將如何演變?對此,證券時報記者採訪了國泰房地産分級基金經理章赟及榮獲《新財富》2013年房地産最佳分析師第一名的國泰君安房地産研究員孫建平、李品科。

  房地産市場已現分化

  證券時報記者:繼北上廣深的調控政策收緊後,二線城市也開始紛紛&&調控政策,您如何看當前的調控政策?

  章赟:臨近年底,眾多城市的房價漲幅超過年初預定目標,調控壓力較大。從調控政策內容看,無外乎三個方面:增加土地供給、上調二套房首付款比例以及提升限購標準。從效果看,增加供給將對房價起到抑製作用,但産生效果的時間會較長,明年的土地供給增加影響的是後年的房屋供給量;二套房的首付比例現在已是六成,提高至七成的影響有限;提升限購標準這塊,不過是短期內把原本符合購房資格的人群購房時間向後推移,並未從實質上影響整體的購房需求,而且執行效果有待觀察。因此,我們的判斷是,新政策在2014年難見成效。

  孫建平 李品科:由於2013年土地市場火熱,預判2014年住宅供應量將回升,加上此次一二線城市的調控加碼,我們認為2014年房價漲幅將趨緩,整體市場以平穩健康為主。

  證券時報記者:當前國內房地産市場泡沫是否有破滅風險?其對經濟及金融體系的影響如何?

  章赟:國內房地産市場已經出現分化。自2010年4月份“國十條”調控至今,一線城市及部分重點二線城市的購房人群剛性需求佔比已高達90%,投資投機性需求被擠壓,因此在宏觀經濟沒有出現系統性風險的前提下,這些城市的地産還是有實際需求的支撐。而部分三四線城市,人口持續凈流出,戶均住房已多套,未來風險相對較大。

  總之,當前國內房地産市場的風險主要來自宏觀經濟,同時地産産業鏈對宏觀經濟的影響巨大。未來如果市場泡沫破滅,將帶動宏觀經濟整體快速下滑。目前居民購房的貸款比例高達60%,如果泡沫破滅,宏觀經濟快速下滑,購買力的加速收縮將引發拋房潮,屆時宏觀經濟、銀行體系都將陷入癱瘓,情況可以想見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日本。

  未來防範地産泡沫的破滅,一方面宏觀經濟的增速不可大幅下調,另一方面短期部分城市還是要堅持現有的調控政策,防止投機性需求重演。

  孫建平 李品科:目前國內的資産價格存在一定的泡沫,但我們認為,中短期內並沒有破滅的風險,因為需求還有一定的上行空間,包括城鎮化的進一步推進、“單獨二胎”的逐步放開、政府對於地産的及早調控,都使得部分區域市場存在的資産泡沫會在後續得以逐步消化。

  目前房地産市場並不需要大幅度加碼調控,市場分化也較為嚴重,市場較好的區域集中在一二線城市。而一二線城市的核心問題不是投資、投機過多,而是供應不足。未來隨着供應的回升,預判市場將以健康為主。而部分需求不足、供應過大的三四線城市,反而需要政府支持和扶助,需要控制新增的過大供給。

  將進入平穩增長期

  證券時報記者:房地産行業將如何演變?未來中國經濟與房地産的依存關係會發生怎樣的改變?

  章赟:房地産市場從2011年年底復蘇至今,已連續兩年銷量整體保持了較快增長。短期來看,一方面,前期連續兩年的市場持續向好已經消化了相當比例的剛性需求;另一方面,按揭信貸還是有所收緊。因此,我們判斷12月份的成交環比將有所下降。中長期來看,從1998年取消福利分房開始計算,這輪地産周期已開啟15年,隨着人口紅利的逐步結束,購房人群在縮減,估計2014年之後進入平穩增長期。

  根據發達國家的經濟運行軌跡,投資佔比將逐步降低。對中國而言,這種趨勢也難以避免,地産行業本身在未來經濟發展中的比重出現下滑是趨勢,但這並不説明中國經濟與地産的依存關係會隨之降低。在之前階段,地産對産業鏈前端以及後端的投資和相關消費拉動較大。未來可以預見的是,隨着資本市場的發展,地産後端金融相關産業的發展將使得地産仍將是經濟發展較重要的因素。

  孫建平 李品科:房地産行業走過高速成長的黃金期,但不代表已沒有發展空間,未來集中度和相關服務行業的提升將是大趨勢。房地産是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過度依賴也是不可取的,地方過於依賴土地財政等模式存在改變的可能。

  證券時報記者:央視《每週質量報告》11月24日報道稱,通過調查發現,有45家知名房地産公司欠繳土地增值稅,且數目驚人。對此,您怎麼看?

  孫建平、李品科:上市公司普遍對於土地增值稅計提充分,因此嚴格土地增值稅清算並不影響開發商的損益表,2008~2012年房地産上市公司年均土增稅稅率為5.7%。嚴格徵收對現金流量表有影響,但程度有限。行業平均來看,目前新項目的預繳平均比率為2%~5%,與實際清算的比例相差不大。並不是全部計提會同時需清算,達到清算條件才需要清算,且所得稅還有25%抵扣。伴隨行業毛利率下降,預計預繳和最後清算差距會越來越小。

  章赟:近期媒體對地産的負面報道偏多,估計也跟年底部分城市房價漲幅較大有關。但在報道後的第二天,眾多上市公司紛紛發布澄清公告,深圳地稅局相關人員也正式澄清,國稅局後期也做了相關證實,因此也就不存在明顯影響。

  悲觀預期將得到修復

  證券時報記者:如何看待三中全會後,多方面改革所帶來的房地産板塊投資機會?

  章赟:需求強勁同時行政管控政策較多的一線及部分重點二線城市的商品房市場有望受益,這類城市中土地儲備佔比較高的公司有望受益;土地改革涉及住宅這塊,更多可能是自有土地、工業用地的轉性,像深圳這種土地稀缺的城市土改的進度有望加快,相關公司或將受益;國企改革方面,國企背景的地産公司未來有望受益;城鎮單獨二胎的放開一方面將增加未來的購房需求,另一方面,偏大戶型的需求可能有所增加。

  孫建平 李品科:我們認為2014年房地産行業的關鍵詞之一就是改革。土地改革、國企改革、養老等應該都會帶來超額的投資收益。國企改革將帶來資源效率的提升,土改將帶來部分企業非住宅用地價值的大幅提升。

  證券時報記者:房地産板塊估值是否合理?哪類上市公司值得關注?

  章赟:目前價位,主流地産公司凈資産價值法的折價在30%以上,反映了市場過度悲觀預期。但從2014年的情況來看,行業的銷量增速下降,板塊難以出現趨勢性行情,我們建議重點關注國企改革和土改類公司。

  孫建平 李品科:房地産目前估值裏隱含對房地産市場過於悲觀的預期,2014年的另一個關鍵詞就是修復,過於悲觀的預期將修復,過低的估值也將得到修復。我們認為,應該關注改革紅利的企業,如國企改革、土地改革等;同時要關注一、二線的龍頭房企,其極低的估值和預期將迎來回升。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二線城市紛紛出手 樓市調控不再東南西北一副藥 2013-11-30
英國央行警惕樓市泡沫但行動謹慎 2013-11-29
英國央行修改信貸市場刺激政策為英國樓市降溫 2013-11-29
16城市&&新政 樓市調控差別化思路現端倪 2013-11-29
樓市“應景式調控”難有大作為 2013-11-29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