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生活新風尚
2013-11-22   作者:黃敏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新華社/法新
新華社/法新
    迷你圖書館風行

  網絡時代,不少人喜歡用電子書、手機或上網本閱讀,不過,美國近幾年颳起一股圖書館風:一個個迷你圖書館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供大家免費借閱,只要記得“取走一本,放回一本”就可以。這種迷你圖書館不僅傳播了書墨香,還增進了鄰里之間的交流,風行全美,並且流傳至其他國家和地區。 
  迷你圖書館沒有卡片目錄,書還晚了也不用交逾期費,只有一個原則——“取走一本書,放回一本書”。所還書籍可以是原先借走的那一本,也可以是其他書籍。
  “上周,這裡出現了11本新書,”法新社援引華盛頓北郊貝塞斯達居民凱文沙利文的話報道。
  沙利文2011年5月在自家車道的盡頭搭架起一個屋形木箱作為迷你圖書館,“屋頂”上貼着一句英國作家奧斯卡王爾德的名言:“懸念是可怕的。我希望它一直延續下去。”
  沙利文説:“這是給我妻子的禮物,她非常喜歡閱讀。”他一週放入大約30本書,其中一半為兒童讀物,因為附近有一所學校,夫婦倆希望孩子們和他們的父母“能在圖書館駐足一下,帶走一本書”。
  沙利文家的迷你圖書館形狀比較常見,也有一些人別出心裁,把迷你圖書館建成大鐘、機器人、劇院等形狀。華盛頓圖書館館長金尼庫珀説,看到書箱在這座城市流行起來真讓人高興。
  華盛頓居民菲利普瓦哈比今年1月也在自家屋前建了一個迷你圖書館。他發現,迷你圖書館裏幾乎每天都會出現新鮮書籍,大部分關乎政治,因為這裡是首都,“很多人從政”,不過,也有一位鄰居捐了一本女性文學作品。
  瓦哈比坦率地説,分享閱讀並非主旨,更希望以此促進鄰里之間的&&。他在迷你圖書館旁邊搭了一張長凳,方便大家坐著看書或者聊天。
  “這座城市如此漠然。圖書館就像街區居民的一個社交場所,”瓦哈比説。
  在亞利桑那州約翰福特家的迷你圖書館內,多數為烹飪書。福特在書箱旁挂了幾把剪刀,方便人們借書時順便剪一把書箱下種植的香草。 
  事實上,第一個迷你圖書館誕生於2009年,是威斯康星州男子托德博爾為紀念自己的母親而建。博爾的鄰居們紛紛效仿。
  隨後,博爾和好友裏克布魯克斯創建非營利機構“迷你免費圖書館”,建立網站推廣木箱圖書館項目。他們製作多種風格的木書箱,售給有意創辦者,售價從250美元到600美元不等。木箱從基礎款到英國電話亭式,共同的特點是抓人眼球,而且能夠保護書籍免受日曬雨淋。
  今年10月,博爾在非洲西部國家加納建起20個迷你圖書館。他還在印度與慈善機構“走進學校”合作,計劃在3500所學校建立迷你圖書館。
  博爾説,2014年初,迷你圖書館有望走進55個國家和地區,總數達1.5萬個。

  汽車共享走俏

  近兩年,越來越多日本人開始享受汽車共享服務,除用車便利和價格因素外,還因為汽車共享服務平台提供的車型選擇多樣,除經濟型轎車外,還有豪華轎車和運動型多功能車,能夠滿足多種需求。
  “時代24”公司以提供按時計費停車服務聞名,借助在全日本擁有停車場地的優勢,發展成為日本最大的汽車共享服務提供商。至今年8月底,這家公司在全國4414個網點共提供6735輛車,供大約25.3萬名會員選擇。
  共同社援引該公司汽車共享服務推廣部經理內津基治的話報道:“過去,顧客來我們這裡只是為了社區購物、接送孩子上補習班;如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用我們的車僅僅是因為想享受駕駛樂趣。”
  普通小轎車共享收費為15分鐘200日元(約合2美元),豪華轎車則翻一倍,15分鐘400日元(4美元)。儘管如此,在“時代24”最受歡迎的車型是包括寶馬和奧迪在內的10款豪華車。內津基治説:“很多20歲出頭的會員選擇這類車輛,享受長距離駕駛樂趣。”
  “時代24”公司看好汽車共享市場,計劃在明年10月前將共享汽車數量增至1萬輛。
  與傳統汽車租賃相比,汽車共享服務更靈活便捷,而且更經濟實惠。傳統租車通常按天收費,而汽車共享服務則以分鐘計算,哪怕只用車10分鐘也可以。因此,汽車共享模式數年前進入日本後逐漸為人接受,近兩年更是快速發展。
  日本個人機動性和生態交通促進基金會的統計數字顯示,今年1月,享受汽車共享服務的消費者人數約為28.95萬,比兩年前增加了4倍。
  有市場就有競爭。提供汽車共享服務的公司各找定位,各出花招,吸引消費者。
  歐力士汽車公司的汽車共享服務主要面向那些希望減少買車、養車費用的企業。這家公司今年6月在大阪推出德國戴姆勒集團旗下的Smart電動車,深受從事市場營銷的會員歡迎。
  “即便經濟回暖,我也不認為他們對汽車共享的興趣會降低,”歐力士汽車公司汽車共享部負責人池田學説,“我們會繼續積極推銷我們的服務。”
  日本汽車共享公司則以車型多樣吸引會員,提供混合動力車、進口汽車、運動型多功能車等多種車型。公司董事長村山孝信(音譯)説:“我希望消費者能夠選到一款滿足他們需求的車,用起來就像他們的私家車一樣。”
  此外,日本汽車共享公司還與地産開發商“三井不動産”合作,向會員提供在後者産業內免費停車服務或者贈送後者産業內商店的購物優惠券。

  “邊辦公邊健身”受追捧

  還在為長期坐著辦公、沒時間健身煩惱嗎?美國越來越多企業和機構引進跑步機辦公桌、自行車辦公桌、立式辦公桌,讓員工在工作的同時不誤健身,不僅有助改善員工的健康狀況,還能提升工作效率。
  國際保險諮詢企業“布朗布朗”的高級副總裁安德魯洛克比一邊在跑步機上走,一邊打電話或者整理電子郵件,他覺得,這樣“雙線作戰,富有效率”。
  洛克比一天能走上五六公里,消耗350卡路裏熱量。美聯社援引他的話報道:“我整天坐在辦公桌前,要麼開會,要麼打電話。一邊處理工作一邊從事一些體育運動非常棒,你會感覺更舒暢,血液流動加速,思維也變清晰。”
  “布朗布朗”位於印第安納波利斯的辦公室今年初購入兩套跑步機辦公桌,供大家輪流使用。這種辦公桌專門為辦公場所設計,跑步機的速度通常設置為每小時1英里至2英里(1.6公里至3.2公里),既能讓心率加快,也不至於令人分心,依然可以閱讀或打電話。
  梅奧診所內分泌學家詹姆斯萊文説,研究人員10餘年前發現,久坐可能令人發胖,增加罹患糖尿病、高血壓和心臟病的幾率,即便經常去健身房也無法抵消這種傷害。
  越來越多企業想辦法幫助員工保持健康、減輕體重、緩解壓力。於是,立式辦公桌等便於邊辦公邊健身的設備逐漸面市,而且銷量不斷增長。
  印第安納波利斯的“TreadDesk”公司總裁傑裏卡爾説,該公司跑步機辦公桌今年的銷量預計將增長25%,微軟、可口可樂、聯合醫療用品、寶潔等大公司開始大量採購跑步機辦公桌。鹽湖城“壽命健身”公司的跑步機辦公桌今年的銷量已經比2012年全年銷量增加了3倍多。
  根據品牌和款式,一套跑步機辦公桌的價格從800美元到5000美元以上;自行車辦公桌最便宜的為149美元,最貴的超過1400美元;立式辦公桌最便宜的是改裝現有辦公桌,價格為250美元。
  一些白領想出更便宜的方法——用健身球取代椅子。坐在這種充氣球上,有助改善坐姿,強化臀部、腿部和背部肌肉。
  梅奧診所的萊文説,“即便1小時只走1英里也有重大益處”,譬如加倍新陳代謝率、改善血糖水平等。
  佛羅裏達州棕櫚灘度假酒店“浪花”的人力資源經理丹尼絲博伯自從在辦公室放置了一套跑步機辦公桌後,覺得下班後的精神狀態有了很大改觀。她説:“我走得越多,下班後越精神。”
  博伯在辦公室裏一天走1至3個小時,時速定為每小時2英里(3.2公里)。她説:“如果再快一些,打字時就會出很多錯,但如果只是看報告,我就可以走得更快一些。”
  不過,並非所有人都喜歡這種辦公方式。一些白領發現,站着或者邊走邊辦公容易分心;還有一些人覺得,運動時無法分心去處理工作事務。

  男士樂享美容

  在巴西聖保羅一家專門面向男性的美容沙龍內,顧客絡繹不絕,有的來理髮、剃鬚,也有人來享受美容護理,面部、身體、乃至指甲、腳部。在巴西,男士美容越來越為大眾接受,成為一項新興産業。
  這家美容沙龍名為“雅爾丁斯先生”,5年前落戶於聖保羅富人社區雅爾丁斯。
  法新社援引沙龍老闆格雷戈裏奧門德斯的話報道,來這裡的顧客,每天都有人理完發後嘗試其他美容項目,包括脫毛、潔膚、瘦腰按摩、面部抗衰老、美甲、修腳等。
  門德斯説:“這是一個新興市場。先前有人認為,男性脫毛有些‘娘’,如今這種誤解正逐漸消除。來這兒的男性顧客各個年齡段都有,或者是自己想來,或者是妻子、女友或女兒帶他們來……重要的是,他們都希望自己看起來更好一些。”
  巴西美容産品市場繁榮,近年來,專門面向男性的産品越來越豐富,銷售額不斷攀升。
  巴西化粧品、香水行業協會的統計數字顯示,在過去10年間,4000萬巴西人跨入中産行列,造就了美容産業10%的年增長率。去年,巴西美容産品銷售額達到420億美元,佔全球市場的10%,成為僅次於美國和日本的第三大市場。在此前舉辦的巴西聖保羅國際美容美發展覽會上,美容美發産品成交額超過2億美元。
  行業專家説,染發劑、染色洗髮水、啞光指甲油、鬍鬚美容産品、保濕霜、脫毛膏是熱銷的男士美容美發品。
  美國寶潔公司的男士系列産品在巴西的銷售額去年顯著地翻了一番。法國化粧品巨頭歐萊雅在聖保羅的一名發言人説:“我們都看到這是一個正在成長的市場,我們正用心跟進。”
  聖保羅著名美容産品連鎖店“池崎”的營銷總監馬西亞桑迪姆説:“男士們逐漸不再羞於照顧自己。男士美容行業雖然尚未蓬勃發展,但我們正在朝那個方向邁進。”
  面對這一欣欣向榮局面,“雅爾丁斯先生”老闆門德斯説,他最大的問題是尋找訓練有素的男性美容師,“我們需要更多專業人士”。
  不過,“雅爾丁斯先生”的員工馬科斯科斯塔説,男性美容雖然越來越獲認可,但一些人心中仍有抗拒。“女性喜歡我們穿着考究、乾淨清新,但如果她們看見我們坐在美發沙龍內修剪指甲,還是會令她們感覺不適。”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紐約白領新風尚:午休時去跳舞 2013-07-12
Coach攜手Tivoli Audio 締造收音機風尚 2013-07-11
名人拍賣午餐成風尚 2013-06-13
都市風尚個性車DS3將上市 2012-08-23
[風尚]回味英倫 2012-08-17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