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國內銀行暫別利潤高增長時代,普遍步入痛苦轉型期時,不少城商行則因資本補充的需要,不惜以市凈率1倍左右,甚至低於市凈率的估值發行價登陸H股。近期,重慶銀行、徽商銀行先後在港上市,募資計劃基本完成,但投資者卻用腳進行了投票,反映出了對其資産質量和成長性的擔憂。
利潤增速下滑伴隨不良率上升
銀監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城商行總資産達13955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1.96%,不過,今年城商行每個季度的資産增長率均較去年有所下降。從已在A股上市的北京銀行、南京銀行和寧波銀行來看,這三家城商行的資産規模佔比達全國140多家城商行資産總規模的15%以上,不過,這三家銀行今年的盈利能力繼續出現下滑,且不良貸款率連續3年上升。
截至今年9月末,北京銀行凈利潤110億元,同比增長10%;南京銀行凈利潤為34.19億元,同比增長15.29%;寧波銀行凈利潤為39.44億元,同比增長18.27%。而去年全國城商行凈利潤增速約為25%。
在資産質量方面,由於城商行貸款的區域性特徵較強,寧波銀行的浙江地區貸款佔比達到63.78%;南京銀行在江蘇地區貸款佔比達到78.84%。在江浙地區貸款風險尚未平息的情況下,這兩家銀行的不良貸款攀升也最為明顯。
地方融資平台貸款風險敞口大
據了解,目前借道影子銀行放貸包括通過投資銀行理財産品和信託受益權等,給地方融資平台提供融資,而這在銀行報表上體現為應收款項類投資,而非貸款科目,可規避監管層對於貸款規模的限制。
以近期上市的重慶銀行為例,2011年末、2012年末和2013年6月末,該行表內的地方融資平台貸款分別為112億元、112億元和107億元,但是,有分析認為,通過表外投資的增長,重慶銀行的地方融資平台敞口從2011年末的132億元已增至今年6月末的201億元。
“去年6月大量投資項目獲准啟動,在此情況下,具有政府背景的城商行亦可在其中獲得不少優質地方項目。此外,對於舊項目未能償還的資金,目前普遍都是通過借新還舊來解決流動性問題。通過增加應收款項投資的方式來給地方融資平台提供融資,風險權重可以低於100%,在統計監管指標時能夠規避對資本金的佔用。”申銀萬國一位銀行業分析師對《經濟參考報》記者&&。
還有分析認為,儘管大部分未上市的城商行未披露通過應收款項投資業務給地方融資平台提供融資的具體金額,但不少城商行去年投資業務出現猛增,甚至大幅超過貸款新增額,其中不少資金就是流向了地方融資平台或其他貸款受限行業。
資産負債和收入結構不合理
除平台貸外,城商行的資産負債和收入結構也不合理,引發了投資者對其成長性的擔憂。就徽商銀行和重慶銀行而言,兩家銀行的凈利息收入在營業收入中佔比分別為80%和90%,負債中絕大多數依靠對公業務。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銀行資産負債和收入結構反映出業務可持續性,負債中對公存款過多,則容易導致資産的不穩定,使吸收的資金出現大幅波動,而資産結構不好,未來則可能出現大量不良貸款,造成利潤不穩定。
重慶銀行招股書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該行總資産1884.28億元,貸款餘額僅為849.3億元,其中信託受益權、資管計劃等就達到332.39億元,這部分對公業務已佔據近40%的貸款規模。
在A股上市的南京銀行方面,該行依靠同業業務擴張的腳步並未停歇,截至三季度末,南京銀行買入返售金融業務為640億元,較年初增長20%。有分析認為,不少城商行買入返售主要配置的是票據資産,徽商銀行、南京銀行均是通過票據挪騰達到信貸出表的目的。
一般而言,城商行擴大資産規模的手段通常有三種:增加貸款、增加異地支行、同業業務。由於監管層限制城商行異地擴張,因此城商行網點數量少,同時,受到監管層對銀行資産投向的約束,不少城商行選擇通過發行銀行理財或拆入同業市場的短期資金,以“買入返售金融資産”的形式,做大資産規模。
截至三季度,寧波銀行、北京銀行、南京銀行的同業業務中,買入返售金融資産和應收款項類投資量部分分別約佔總資産的比例約為18%、13%和28%,剛剛赴港上市的徽商銀行這兩部分佔比也高達30%。分析師指出,隨着對同業業務監管的“9號文”即將&&,更為嚴厲的監管將進一步約束依靠同業業務擴張的城商行利潤增速,而這些都將成為投資者所考慮的因素。
發展路徑局限性待破題
在未來的發展路徑方面,目前,城商行多大力發行理財産品,以此緩解攬儲壓力。今年10月,城商行理財産品發行量佔全部銀行發行規模的33.8%,這在一定程度上顯現出城商行對資金的需要。
對於大多數未上市的城商行而言,資本補充的問題依然存在,同時,綜合化經營的基礎薄弱,業務同質化現象凸顯。
一位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城商行的發展應該有自己的特點,既然立足於當地就應該有自己的業務特色,且重視零售業務,擴大中間業務收入的佔比,而不是大量依靠對公業務。未來,民營銀行落地可期,而這些銀行瞄準的就是單一區域和具體行業的金融服務,這可能會形成對城商行的衝擊,因此,城商行應盡快調整負債結構,讓投資者擺脫平台貸和資産質量下滑的擔憂,必須增加能夠讓投資者看得到的更多的成長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