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預期互聯網金融行業規範將&&
2013-11-01   作者:記者 陳瑩瑩 實習記者 危煒 李超/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隨着互聯網金融的升溫,業內人士普遍預期監管部門即將&&行業規範。在30日舉行的2013互聯網金融峰會上,業內人士&&,互聯網金融的健康發展亟待監管部門加強風險控制、交易安全等方面的監管,同時希望為市場競爭和企業創新留出空間。
  今年以來,互聯網金融的蓬勃發展受到監管部門的關注。8月至10月,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保監會、證監會、公安部、工信部、財政部和國務院法制辦等多個部門赴上海、杭州、深圳等地的大型互聯網金融企業實地考察。  
  上海信而富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副總裁馬恩華&&,由上述8個部門領導的互聯網金融重大課題組曾到該公司調研。央行對該課題發揮主導作用,但課題成果最終寫入《放貸人條例》還是另行頒佈專門的互聯網金融行業規範尚未確定。一位電子支付平台負責人&&,銀監會目前也在研究制定涉及銀行端的互聯網金融規範。
  業內人士&&,由於互聯網金融是新興事物,即使&&行業規範,一開始也不會“大而全”。騰訊財付通副總經理胡啟林預計,很快將先行&&一個互聯網金融的指導性意見,其後再根據市場變化做出正式要求。新浪支付副總經理戴庚&&,監管將首先從P2P等重點領域着手,之後再逐步推進。
  對於監管重點,受訪者不約而同地提到風險控制和支付安全。胡啟林&&,期待政府制定規範標準,敦促支付平台加強風險控制、保護投資者安全。銀聯電子支付總經理孫佔平指出,交易數據統一口徑一致化和交易信息的真實化是支付的靈魂,應建立行業性自律約束機制,央行對不整改的違規機構應採取回收牌照或暫停業務等處罰措施。
  目前互聯網金融企業主要分為三類,第一類是以支付寶、拉卡拉為代表的第三方及移動支付,它們改變了用戶的支付入口;第二類是以阿里巴巴金融為代表的新型貸款模式;第三類是以人人貸為代表的P2P企業,它們是未來互聯網直接融資模式的雛形。
  民生電商董事長尹龍&&,互聯網金融不會取代傳統銀行,傳統銀行也不會消滅互聯網金融,二者均為未來金融體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他呼籲,盡快將研究制定互聯網金融監管的戰略、政策和規則提上日程。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互聯網金融“攪局”的“底線” 2013-10-29
收益大比拼:房産?互聯網金融? 2013-10-23
央視財經評論文字稿-收益大比拼:房産?互聯網金融? 2013-10-23
攜手華夏基金 百度推“百發”挺進互聯網金融 2013-10-22
第三方支付角逐互聯網金融 2013-10-21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