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金融時下正日益崛起。伴隨着以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為首的眾多互聯網企業試水金融業,傳統的金融版圖也將重新被改寫。而在與新興勢力的較力中,傳統的商業銀行也紛紛謀求自身轉型。記者日前在採訪中獲悉,中信銀行作為支付寶基金支付業務的監督銀行和“餘額寶”的託管行,試圖從互聯網金融這一角度切入市場,將這一非主流業務做成新的利潤增長點。 在親歷過雙方整個合作過程的中信銀行金泰國際支行行長王健敏看來,支付寶與中信銀行最終能夠碰在一起並不容易。據他介紹,早在5、6年前,支付寶就有在網上做基金的第三方支付的想法,而為了符合監管的要求,它必須要尋找一家監督銀行。王健敏説,這一過程並非一帆風順。最初,支付寶與一家總部位於南方的銀行的合作甚至進入到了系統開發階段,但是由於種種客觀原因,該銀行在3年前終止了與支付寶的合作。後來,支付寶也曾與多家銀行接觸過,但那時互聯網金融並不像今天這般風生水起,很多銀行並不看好這種所謂的“網上賣基金”的支付模式,均未能達成合作協議。 “不過,當中信銀行與支付寶接觸後,總行營業部從互聯網金融的角度,高度重視這一業務機會,&&一定要拿下來,並得到總行公司銀行部、運營部、信息部等的大力支持。”王健敏説。最終,在2010年10月13日,支付寶公司有關負責人正式與中信銀行達成合作意向,由中信銀行擔任支付寶基金支付業務的監督銀行。時至今日,雙方整體合作很好,不斷推動業務向前發展。據王健敏介紹,雖然託管餘額寶的託管費比例比起託管其他基金要低,但今年6月13日上線後,託管規模已遠超預期,呈現加速度增長。 據王健敏介紹,證監會高度重視投資者保護,對監督銀行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中信銀行全面落實,要重點做好三件事來確保餘額寶客戶的資金安全。一是確保客戶回款方向的安全。也就是説,支付寶基金支付業務的客戶信息都要傳回到中信銀行,中信銀行要確保資金從餘額寶返回客戶結算賬戶時,客戶賬戶是唯一併且在中信銀行是有記錄的;二是中信銀行對於申購和贖回的每一筆交易都要進行核對,這種核對分為總賬的核對和明細的核對;三是在劃款方面,根據證監會的相關監管規定,支付寶在中信銀行開立了支付總歸集賬戶,這一賬戶支付寶自身是不能動用的,全部操作必須由中信銀行來完成。 王健敏&&,即將到來的雙十一大促對餘額寶和中信銀行而言,都是一個巨大的考驗。這期間,支付寶交易量將大幅增長,甚至是平時的幾倍。“中信銀行無論在硬體上,還在軟體上,都已做好了充分準備。”他説。 託管和監管業務在銀行業務中並非主流。中信銀行行長朱小黃曾提出,原來的非主流業務,會因為銀行戰略差異、投入資源不同,成為不同銀行的主流業務。 “我認為,在未來,從本質上説,對企業而言,銀行將提供資産管理服務,對個人而言,它將成為財富管理銀行,在這一轉變過程中,必將衍生出很多非主流業務,託管和監管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非主流業務。而對於中小銀行而言,將這些非主流業務主流化,形成新的利潤點,才是銀行應對利率市場化,並在和不同銀行的競爭中處於不敗之地的法寶。”王健敏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