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品是一種中長期投資産品,買的是行業的趨勢,而信託這種快進快出的投資方式在藝術品市場上已經顯得越來越不合時宜。
一個農民拉着成千上萬車的土豆也換不來畢加索畫的兩個土豆,這是藝術的價值。
當藝術被打包到基金池,她在資金所能觸及到的領域裏慢慢翻滾,甚至升騰為一種宗教,讓人狂熱,也讓人隱憂。
“金融資本的進入使藝術品市場的體量急劇增大。”已成為業界的普遍共識。藝術品信託以一種別樣的姿態吸引着一撥另類資金,挑動藝術與金融兩界的神經。
而它的落寞和隱患也讓人悲疾讓人憂。業界開始探索藝術品信託這一朵信託奇葩的升級綻放。
秉持長線投資
2013年以來,藝術品信託市場陷入低迷,新項目發行數量銳減。僅山東信託、國投信託、長安信託和西藏信託四家信託公司發行了10款信託産品,與2012年上半年時有13家參與公司和24款産品,相比,今年的藝術品信託市場清冷而落寞。普益財富的分析師對《融資中國》記者&&:“對藝術品信託現階段來説,由於市場不太成熟以及信託公司人力資源有限等因素,某些專注於此得信託公司或許能夠做出亮點,但是在全行業來講,短期內還很難成為比較顯著的利潤增長點。而期限短、風險大是藝術品信託市場遭遇寒冬的一個最重要原因。”
“期限2年到2年半,預期年收益9%,認購起點100萬元起,多重風險防控措施??”最近,一證券公司推出的一款券商資産管理産品(類信託産品)正在募資。與以往多是一年的普通藝術品信託産品相比,這款預期收益在9%的資管産品投資期限達到2年,最長不超過兩年半,而且具有從藝術品鑒定到處置多個風險防控措施和投資者利益三重保護機制。這款資管産品目前正在預約中。
“藝術品信託發行成本較高,收益壓力相對較大。同時,在藝術品信託中,‘春買秋賣、快進快出’成為了常見的操作方式,短線操作也加大了投資風險。過去市場行情火熱的時候,這種短線操作還能獲益,但在當前回調的行情下,藝術品信託顯然已經不是合適的投資方式,投資者對於信託産品信心下降,募集變得困難。再加上‘國38號文’對文交所進行了清理和整頓,雖然規範了藝術品市場,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擠壓了藝術品信託的退出空間,使得發行藝術品信託的風險加劇,信託産品發行量也就自然減少了。”普益分析師説。
藝術品是一種中長期投資産品,買的是行業的趨勢,而信託這種快進快出的投資方式在藝術品市場上已經顯得越來越不合時宜。普益分析師進一步解釋説,現在包括股市在內的各個投資市場都缺乏明顯的賺錢效應,藝術品信託能夠讓投資者在兩年內每年都得到9%的穩定回報,免去了投資者經常為資金尋找投資對象的煩惱,對於那些不喜歡多折騰、希望收益穩定的投資者是個不錯的選擇。
構築風控圍墻
高收益的産品往往具備高風險,尤其是在藝術品市場遭遇大起大落的背後,藝術品信託的風險性更是備受關注。
目前藝術品價值評估體系的局面混亂。以收藏品中的熱門紫砂壺為例,其實主要的價格差異就在於作品出自誰手,往往省級的工藝師和國家級的相比作品價值能相差數倍。這就導致了部分藝術品價值的虛高,因為往往是不是該人的作品,也就一個章的事情。
除了名家效應之外導致藝術品價值增高的原因就是藝術品持有人或者單位對該藝術品的炒作方式。信託公司在推出某款藝術品産品之前勢必會在國內外對該藝術品進行大規模的宣傳,這已經成了定律。通過媒介的力量提高該藝術品的市場知名度,提高價值。但這樣的價值評估是經不起時間的檢驗的。
藝術品信託市場是一個專業性較強的市場,藝術品本身的價值評估和真偽鑒定是其最重要的環節。而目前市場上,專業權威的鑒定和評估機構缺乏,贗品盛行,給藝術品信託帶來了極大的風險。通過高估藝術品價格來牟取暴利已經成為行業內普遍的現象。
此外,由於中國藝術品市場仍處於起步階段,相關産業鏈尚未成熟,保險、物流、倉儲、運輸等整個鏈條非常單薄,對於藝術品的保管很難達到國際上的標準,缺乏相應的保險環節,存在信譽危機、專業人才短缺、退出機制單一等問題,類似券商資管産品從産品保管到保險,都有專業的機構在防範風險。不僅如此,上述産品的融資折扣比率只有50%,投資收益達不到預期收益時,融資方、擔保方、投資顧問依次承擔補差義務,投資收益提供多重保護。
疏通退出渠道
“市場是該冷靜一下了,前兩年的資本炒作已經背離了市場的基本規律。”現在國內的投資者還是處於“追漲殺跌”的不理性階段,很多人正在為前兩年對藝術品市場的瘋狂炒作買單,這“非常冤枉”。
而且,拍賣市場的萎縮,也正在影響着藝術品信託的安全退出。目前藝術品信託的標的物主要有幾種退出方式,一是拍賣市場,二是同藏傢俬下交易;還有就是同融資方協議,産品到期後由原持有人回購。其中,約有七八成的産品會通過拍賣渠道退出。
藝術品信託短期盈利本身就是個悖論,目前的兌付壓力其實是流動性缺乏的一個表現。此外,評估、鑒定、保管、擔保等一系列問題都成為擺在藝術品信託發展路上的不確定性風險。
藝術品金融化需要一條完整的産業鏈,而這目前在國內還有諸多缺憾。藝術品基金需要一條由拍賣機構、經紀機構、藝術家群體、擔保機構、推廣機構、交易所等組成的産業鏈。
據了解,目前國內一些文化産品交易所正在準備上線藝術品信託、私募等産品,從而為藝術品市場提供更多流動性。而一些評估、擔保機構也在逐漸進入藝術品市場。可以看到,這個市場正在漸漸完善。
而德勤會計師事務所發布的《2013年藝術和金融報告》中指出,經濟不確定性導致投資者將投資重點從股票債券轉移至實體資産,藝術品和收藏品需求不斷上漲,帶動藝術和金融行業一項新型全球專業服務的産生。財富管理機構對未來12個月藝術和金融行業發展的信心不斷增加。
普益財富研究&&,在2012年秋拍中,前期未被過度操作的品種已經開始發力。藝術品信託産品在設計時需要摒棄急功近利的操作思路和圈錢思維,真正選好藏品,並在此基礎上,將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的理念貫穿到産品運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