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加銀或推類餘額寶 基金銀行聯手"觸電"?
2013-10-15   作者:  來源:21世紀網-《21世紀經濟報道》
分享到:
【字號

    今年6月,支付寶與天弘基金合作正式推出“餘額寶”,猶如在理財市場上投下一顆重磅炸彈,而近幾個月來,它的震波不僅不見減小,且影響還在不斷發酵。
  據記者獲悉,繼天弘基金之後,民生加銀基金的“餘額寶”類産品也已在孕育中。這只産品很可能是在民生加銀控股的民生電子商務公司平台上推出。

  民生加銀欲推類“餘額寶”

  近日,民生加銀基金髮布的一則關於現金寶貨幣基金的發售公告,引起了不少市場人士的注意。其特別之處在於,該産品的發售期限只有一天,且無任何代銷機構。
  此舉對於一家中型的基金公司來説,又是在當下公募基金行業整體陷入困境、基金髮售並不容易的大背景下,“膽量”可謂不是一般的大。
  然而,據記者了解,此次現金寶貨幣基金髮行,民生加銀基金不僅信心十足,且“壯志凌雲”。
  該公司客服人員告訴記者,這只貨幣基金並不如公告中所稱亦面向個人投資者銷售,而是“內部消化”。
  其同時透露,該産品實則是為公司後續的一款創新型貨幣産品做先鋒,先期是測試,接下來會在這只基金的基礎上推出創新産品,預計年內即可出爐。
  對於何種方式的創新,民生加銀公司方面一直諱莫如深。不過,記者隨後從消息人士處獲悉,也是與民生加銀“觸電”有關,預計將推出“餘額寶”類産品。
  “其實,民生加銀推出‘餘額寶’類業務並不意外,早在今年8月,其控股的民生電子商務公司成立時,不少業內人士就已有預期。”上述消息人士還告訴記者。
  資料顯示,民生電子商務公司成立於8月29日,註冊地在深圳前海,與一般電商企業不同,其經營範圍除了電子商務外,還包括創業投資、資産管理等多類金融業務。其控股股東為加銀資産,是一家隸屬於民生加銀基金的公司,其他的股東泛海控股、巨人投資等則都是民生加銀控股股東民生銀行的關聯人。
  有基金人士向記者分析道:“民生加銀若推出‘餘額寶’類業務必然首選與民生電子商務公司合作,現在應該是在等待後者基金銷售牌照的獲批。”

  基金另設電商平台

  渠道上對銀行的嚴重依賴一直是各家基金公司的“切膚之痛”,給銀行動輒60%以上的尾傭比例讓基金公司頗為心疼但卻無奈,更不論基金髮行密集時的“求爺爺告奶奶”。
  電商渠道的發展,對基金行業來説,無疑是一件好事。其實,早前,基金公司對未來重點拓展的渠道就較為看好電子商務,認為其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交易成本低。
  也有不少基金公司相繼發展起了自己的電子商務業務,但是在發展中,逐漸暴露出了一個難以克服的瓶頸,即基金公司沒有客戶群,也缺乏有效的手段去建立客戶群,因此才有了後來基金公司紛紛欲到淘寶上開店或與第三方電商銷售平台合作。
  阿里巴巴控股天弘基金後,許多基金人士認為,此舉開創了公募基金髮展的一條新路,甚至有人認為,將拉開電商、基金的並購大潮。
  不過,阿里與天弘基金的“合作”方式也並不容易效仿,而為了盡快介入互聯網金融,推出“餘額寶”類産品就得到了許多基金公司的認同。
  記者獲悉,目前,匯添富、華夏、海富通、萬家等基金公司都在積極尋求與互聯網公司的合作。由於阿里巴巴已經收購天弘基金,短期內堵上了其他公司與支付寶的合作之路,因此,蘇寧易付寶、騰訊財付通等就變成了搶手的合作目標。
  但是,還有另外一種方式,就是自設電商平台。
  “我們公司也在緊跟互聯網金融。大基金公司可能會尋找一些業內知名度高的第三方機構合作,但中小型公司還是有些難。民生加銀的做法給我們提了個醒兒,與銀行或券商合作設立自己的電商平台有一定的可行性。”上海一家次新基金公司的渠道部門負責人&&。
  該負責人還説:“大家早就知道,基金公司銷售一定要走多元化道路,傳統的代銷模式必須轉型。原來的想法是基金營銷轉型路徑或通過理財式服務,與銀行一起改善客戶體驗;或走電子商務,但我們都沒有意識到這兩條路徑可以這麼快地融合到一起,銀行的客戶可以解決基金公司自身電子商務平台缺少客戶的問題。”
  日前,民生電子商務公司的相關負責人就曾&&,未來民生電商可能利用民生銀行的現有渠道、客戶資源、商譽等實現其商業價值。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餘額寶攪局 基金欲搭第三方快車 2013-07-16
證監會:“餘額寶”處於有效監管中 2013-07-07
餘額寶:互聯網金融的高倣A貨 2013-07-05
餘額寶"再造一個天弘基金"引爭議 2013-07-05
餘額寶用戶破250萬 2013-07-02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