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新華社/路透 |
金秋十月,法國中北部香檳地區的葡萄成熟泛紫,進入收穫季節。日前,記者驅車150多公里,前往馬恩省羅梅裏村,探訪“香檳旅游之路”。
“香檳旅游之路”是香檳地區為了方便游客探訪葡萄種植園和香檳釀造工藝而開發的旅游路線,共設計了5條帶有路標的路線,位於馬恩省和奧布省境內。這些路線穿行於葡萄種植園,途經村莊和教堂,全程綿延大約500公里,沿途設有80多個接待點。
從巴黎出發,向東行車一個多小時後,下高速公路,順着馬恩河谷,便可進入一條“香檳旅游之路”。在崎嶇蜿蜒的鄉村小路上,滿載葡萄的拖拉機川流不息,兩側散佈着一塊塊泛着白色的葡萄叢,人影或隱或現其間。
法國葡萄酒專家洛朗 杜蒙尼與記者一路同行。他出生在香檳地區,一路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悅,不斷向記者介紹有關香檳酒的知識。杜蒙尼説,香檳地區氣候相對寒冷,加上土壤被白石灰覆蓋,反射陽光強、滲水快,為霞多麗、黑皮諾和默尼耶皮諾三種葡萄的生長提供了良好條件。這三種葡萄是釀造香檳酒的主要原料。這裡多為小塊葡萄種植地,不宜機械作業,全部採用人工採摘。
香檳酒歷來是節日歡慶的象徵,昔日曾是國王加冕典禮專用葡萄酒。杜蒙尼説,香檳酒定義嚴格,只有在法國香檳地區原産地出産的氣泡酒才能稱為香檳酒。該酒採用瓶內二次發酵法,又稱“香檳工藝”,即將白葡萄酒裝到瓶中,添加酵母,在瓶中進行一次小規模的發酵,讓酒産生二氧化碳氣泡。
晌午時分,記者抵達羅梅裏村的帝堡香檳酒莊。酒莊主人塞巴斯蒂安 蒂博正駕駛着叉車,往壓榨機上運送一筐筐採摘回來的葡萄。帝堡香檳酒莊從3日開始啟動為期兩周的採摘和釀造工作,蒂博的父親率領50名來自波蘭和法國北部的季節性工人採摘葡萄,他自己則帶領15人的核心團隊負責釀造,每天從早上6時工作至深夜。
蒂博説,葡萄採摘後需馬上去皮、去核和榨汁,不能過夜。隨後,葡萄汁將裝入不銹鋼儲罐中,經過15天發酵,變成白葡萄酒,過濾後就可進行調配了。調配是香檳工藝中關鍵的一環。多數香檳是把不同年份的不同品種,與不同的基酒混合在一起調配而成。調好的酒灌入大型橡木桶中繼續發酵,到次年2月再灌瓶並放入酵母,進行二次發酵,産生氣泡。再過大約一年後,這些香檳酒就可以上市了。
“喝香檳時,最美妙的感受,大概是品着酒,看著香檳所獨有的歡騰氣泡。這些清明透亮的氣泡閃亮着對美好生活的期盼,”蒂博説,“儘管今年的葡萄質量總體比不上去年,但也是一個好年景。好年景有好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