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鬧關門 A股成避風港?
2013-10-10   作者:宋璇  來源:國際金融報
分享到:
【字號

    美國三大股指相繼下挫後,10月9日,上證綜指重新站上了2200點,創業板也創下歷史新高。今年第三季度,上證綜指累計漲幅接近10%,而同期的標普500指數,漲幅不足5%。但這樣的表現能否延續?

  賺錢效應顯現

  “盼了三年終於看到出路了。”昨日,股民吳傑展示了他的股票賬戶,交易欄目中紅紅的一片顯示“賺錢”了。
  賺錢就有吸引力。中登公司的信息顯示,A股總賬戶數量、持倉賬戶數量分別達到17375.58萬戶、13748.41萬戶,分別較6月底時增加65.47萬戶、71.62萬戶;與之對應的A股休眠賬戶則從6月底的3633.32萬戶降至3627.17萬戶。
  統計還顯示,第三季度A股市場的日均成交量和成交金額分別達到218.59億股、2079.46億元,較A股市場第二季度的日均173.66億股、1725億元的成交量和成交金額,增幅均超過兩成。
  經歷3個月的上漲,有投資者擔憂A股未來走勢。對此,吳傑似乎非常樂觀。“經歷了三年的熊市,好不容易起來的小牛市應該沒那麼快結束,政府經濟轉型的新舉措會不斷為市場創造熱點。”
  分析人士對短期市場的觀點也比較樂觀。銀河證券認為,10月份在基本面穩定、三中全會憧憬下將進入秋收行情第二季,政策將是市場的主要驅動力。成長仍將是穿越周期的主要品種,隨着第四季度消費旺季的到來,10月份消費板塊投資機會或將增多。

  海外資金流入

  除了內部利好因素之外,外圍市場的動蕩也成就了A股。
  美國債務上限問題,引發了市場對美股的擔憂。9月中旬以來,美國三大股指出現連續下挫。近兩個交易日跌幅開始加大。10月8日,道琼斯工業指數、標普500指數、納斯達克指數分別下挫1.07%、1.23%和2%。
  “外圍市場的不確定因素,其實凸顯了中國作為避風港的角色。”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兼首席策略師洪灝撰文指出。
  這一判斷得到了實際驗證。香港交易所披露的交易資料顯示,就在A股休市的這一週,多只追蹤A股指數的ETF出現資金大舉申購,直通A股的RQFII A股ETF南方A50ETF,上周一獲1250萬個基金單位的凈申購,相當於凈流入資金約1億元;與此同時,合成A股ETF安碩A50ETF,上周也出現逾8億港元的資金凈流入,該ETF在9月23日至9月27日的一週,也曾接獲近13億港元的資金大舉申購。
  不僅是A股ETF獲資金涌入,由於H股與A股具有較強的聯動性,上周,多只H股以及追蹤H股的ETF也出現資金凈流入。港交所的資料顯示,恒生H股ETF上周的基金髮行規模增加了逾100萬個單位,相當於凈流入資金逾1億港元。
  “海外資金借道ETF加倉A股,反映出其看好A股復市後表現。”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

  題材股風控

  值得關注的是,A股這輪上漲行情中,以創業板為代表的成長股表現令人嘆為觀止。
  昨日,創業板第三個交易日刷新歷史高位,收報1415.83點,漲幅為2.03%。年初至今,創業板指漲幅已經接近100%,達到98.33%。
  能與創業板媲美的只有自貿區概念股。作為題材股中的翹楚,自貿區概念已經不僅限於上海,目前開始向天津、廈門等地擴散。
  “目前,A股的賺錢效應主要就集中在題材股和小盤股。這些都是游資的偏好。”李大霄認為,“由於經濟緩慢復蘇格局的確立,目前市場氛圍非常積極,題材股和成長股的操作仍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統計顯示,在經歷國慶節前三個交易日資金大幅流出之後,節後資金流出金額明顯放緩。昨日,尾盤凈流入資金又負轉正。
  李大霄&&,題材股和小盤股的行情中最大的風險是供給增加,也就是IPO重啟的預期是本輪行情最大的風險點。
  不過,申銀萬國認為,越接近11月份越要注意風險。首先是經濟層面,去年第四季度經濟一路上行,從基數角度不利於數據持續改善。從市場角度來説,如果9月份經濟數據不能持續改善,進入11月份後,10月份經濟數據的繼續下行可能會給本次經濟復蘇預期帶來“證偽”風險。其次,QE退出風險。最後,伴隨着11月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前期此起彼伏的改革預期將逐步落地,市場風險偏好階段性下降。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3日美股繼續下跌 2013-10-04
美國政府關門可能性大 歐美股市黃金石油全下跌 2013-10-01
縮減QE押注降低美元美股關聯轉正 2013-09-12
美國就業數據利空 美股期指漲幅收窄 2013-09-06
經濟數據向好推升美股 2013-08-15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