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之後,進行內測的基金公司淘寶店舖如雨後春筍般多了起來。除了廣發、興業全球,富國、鵬華、易方達、長城等多家基金公司的頁面也均顯示正在內測中。部分基金公司的産品頁面幾近完善,“淘寶體”風格明顯。值得關注的是,基金店舖的産品中,不僅有固定收益類,還有股票型、QDII和指數型産品。
多家公司開始內測
“鵬華基金貨幣基金100元起低風險零費用天天收益……內部測試中……交易筆數13筆……年化收益率6.245%……”
“易方達增強回報債券型……三年品類冠軍……內部測試……基金類型:債券型,最新凈值:1.1670
購買手續費:0.32%(4折),産品認證:中國證監會批准産品……”
記者發現,近期多家基金公司的淘寶店舖已經開始內測,並且已有交易出現,其中富國基金的天時貨幣基金月銷量達到12筆,總銷量達到1211件,而其開放式混合基金富國天成月銷量3筆,總銷量已經達到307件,可見其內測交易量較大。
據了解,以上幾家開始內測的公司&&並不是同一時間獲得淘寶內測通知,而是一家一家地進行。
“基本上能到內部測試這一步的,説明系統已經沒什麼大問題了。”一位基金公司電商人士&&。不過,該人士認為,這仍然不算産品上架,“內部測試分多步進行,目前這一步相當於‘預生産環境測試’,以後還要在生産環境下測試”。頁面上能出現的交易量,是因為部分基金公司少數內部賬號獲得交易許可,通過走交易流程來“繼續找小毛病,完善程序”。
據悉,目前已有基金公司的內測已經完成,只待淘寶“一聲令下”。然而業內人士透露,淘寶仍然沒有獲得有關部門對其作為平台銷售基金的報備認可。
産品頁面大大完善
記者發現,已進行內測的淘寶店舖的産品頁面已經大大完善。點擊這些頁面,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産品描述:包括類型、風險等級、凈值、費用、月銷量、起購金額等。值得關注的是,産品描述中還註明了産品認證屬於“中國證監會批准産品”,並註明批准文號。在頁面右側,一個紅色標誌顯示,賣家已經獲得“淘寶理財金融賣家認證”。
“寶貝詳情”欄目下,對産品的基本信息、基金經理、歷史業績、投資組合都有生動介紹,圖文並茂。從其中可看出基金公司在努力“淘寶化”,以國海富蘭克林基金的産品“寶貝詳情”為例,“爆款、熱銷”等淘寶用詞已經出現在宣傳中。可以看到大部分公司設有“問答”環節,以進行投資者教育。
值得關注的是,從産品類型上看,並非如此前想象的以固定收益類為主,相反,基金公司大膽“放出”股票型基金、QDII、指數型基金等。以嘉實基金為例,其店舖中上述各類産品均有,並以風險等級分類,將風險分為高等、中高、中等、中低、低等五類,其中高等和中高風險類包括股票型和股票類QDII。
和其他品類産品不同的是,基金的産品頁面中,“評價詳情”被替換成“歷史業績”,這或是因為客戶買入基金的時點不一樣,收益不相同,因此不同客戶給的評價參考價值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