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國慶節期間,銀行為了攬儲各出奇招,不僅部分銀行將存款利率上浮至頂,新發行的銀行理財産品預期收益率也節節攀升。
統計數據顯示,國慶節銀行發行了68款專屬理財産品,預期收益最高為5.9%。這也是銀行理財産品平均預期收益率連續第8周走高。
預期收益率不斷走高
銀率網近期發布的數據顯示,節日效應加上季末考核效應帶來的銀行資金緊缺持續。銀行理財産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已連續8周走高,新發行的産品平均預期收益率已超過5%。
不過,5%的預期年化收益率已難以滿足許多投資者的“胃口”,很多投資者都希望購買到更高收益的理財産品。因此,不僅銀行在國慶節前積極發行高收益理財産品,連一些客戶也緊盯着國慶專屬理財産品。
據銀率網統計,截至2013年9月29日,9家商業銀行共發行68款國慶節專屬理財産品,其中民生銀行(600016,股吧)、廣發銀行以及平安銀行三家商業銀行推出的産品較多,分別為21款、20款,17款。
從平均預期收益率看,68款國慶節專屬理財産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為5.24%,較之前一週(9月22日至28日)發行的理財産品平均預期收益率5.04%還高出0.11個百分點。
錢荒時期高收益難重現
不過,有投資者反映,儘管國慶節專屬理財産品預期收益率在5%以上的不在少數,但與6月“錢荒”期間銀行發行的理財産品收益率相比顯然遜色。
對此,銀率網分析師解釋,6月“錢荒”導致銀行間市場的短期資金極度緊張,迫使銀行在臨近6月末的一週內集中發行了一批超短期高收益的理財産品,其特徵是期限短、門檻低。但6月份以後,由於央行採取了“鎖長放短”的公開市場操作,銀行間流動性緊張局面得到緩解。
9月份銀行理財産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就是受利率中樞上行影響而水漲船高,其特徵為期限長、門檻高。因此,投資者想在國慶節前買到門檻低、期限短的高收益理財産品,並不像6月底那麼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