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詩丹頓全新超薄三問腕錶 奏響獨一無二的時光旋律
搭載Patrimony Contemporaine 1731機芯
2013-09-30   作者:  來源:優網
分享到:
【字號

    若有一種製表技藝只有少數製表大師才能真正掌握,那一定是報時裝置,這是製表技藝中公認最難掌握的複雜工序。200多年來,鐘錶世家江詩丹頓不斷創造着如此精細的傑作。今天,江詩丹頓推出的Patrimony Contemporaine 1731機芯超薄三問腕錶,鐫刻享有盛譽的日內瓦印記,再次樹立了新的里程碑。這款精緻的腕錶不僅配備了複雜的報時裝置,同時攻克了技術難關,製造出目前市場上最薄的三問機芯及最薄的三問腕錶。機芯厚度僅為3.90毫米,而搭載該機芯的腕錶厚度僅為8.09毫米,二者將精湛的製表藝術發揮到了極致。
  第一枚三問腕錶誕生於18世紀,由於當時電力照明尚未問世,人們在夜間需要依賴報時知曉時間。如今三問報時儘管已不再是腕錶的必備功能,卻依然是頂級製表藝術的象徵。因為每一枚微型問表都是獨一無二的,承載着每一位製表大師的獨特印記。每一塊腕錶都有自己的生命律動,鳴奏着自己的樂聲,每每報時聲響,仿佛吟咏着流逝時光中的優雅與情韻。三問腕錶可根據需要設置鳴報整點、整刻和分鐘。表盤邊緣的報時滑塊是表殼內的主要複雜裝置中唯一外露的部分,輕撥滑塊,一個音錘敲響低音簧鳴報整時,兩個音錘分別敲擊高音和低音簧鳴報整刻,最後分鐘則由高音簧鳴報。

  傳承專業技藝與超卓品質
  
  江詩丹頓不僅建立在歷史傳承之上,更以享譽全球的頂級鐘錶譜寫了一曲名副其實、經久不衰的讚歌。1810年,江詩丹頓創制出品牌的第一枚三問懷錶。此後幾十年間,江詩丹頓孜孜不倦地將報時裝置融入複雜功能當中,每一次都成功締造出當時最精美絕倫的鐘錶作品。如1929年為埃及國王King Fouad和1935年為其子King Farouk定制的腕錶,高貴典雅,流芳百世。1941年,江詩丹頓推出首款單一複雜功能腕錶,採用三問表的外形設計搭載4261型超薄機芯。從此,江詩丹頓不斷追求極致纖薄的製表境界,並在1992年再次超越極限,打造出厚度僅為3.28毫米的1755型號三問機芯,將精湛的製表技藝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峰。今天,為了展示這一傾注製表巨匠無數心血的傳奇技藝,江詩丹頓從以前的經典作品中汲取靈感,推出全新的1731型號機芯,以紀念品牌創始人Jean-Marc Vacheron的誕辰年份。

  1731型號機芯,凝聚精湛工藝的革新之作
  
  2009年,江詩丹頓決心打造一款糅合纖薄外形、純凈音質與美學魅力的可靠耐用的三問表,歷時4年才終於完成了這一複雜的作品。1731型號新機芯厚度為3.90毫米,擁有長達65小時的動力存儲,比1993年推出的3.28毫米機芯略厚一些,但卻是目前市場上最薄的一款三問機芯,成功攻克了組裝和調校極為纖薄的零件這一技術難關。精湛的技術不僅體現在機芯自身的纖薄,1731型號機芯還配有一個巧妙至極的裝置—飛行報時調速器,由江詩丹頓於2007年為三問機芯系列的2755型號機芯特別研製。與傳統杠桿式調速器不同的是,這款調速器運行時完全靜音。調速器的功能是穩定音錘敲擊音簧的速率。若缺少調節器或調速器,樂聲順序將按照鼓型發條敲擊頻率鳴出,只能産生急速且難以識別的音階。江詩丹頓製造的飛行調速器由2個慣性塊或砝碼組成,用作調速器旋轉軸的制動器,從而平衡三問腕錶的圓筒形發條所釋放的能量。為實現這一功能,制動器借助了離心力和向心力的作用。當調速器轉動時,離心力以砝碼的其中一端為中心向外,而另一端壓在旋轉軸上,從而使旋轉速度更加穩定,報時節奏更加平穩。調速器的細微之處都經過悉心打磨修飾,鐫刻有品牌標誌“馬耳他十字”徽號,只是這一標誌無法從機芯正面看到。

  追求至臻完美的和諧音韻
  
  Patrimony Contemporaine 1731機芯超薄三問腕錶凝聚了製表大師為追求最佳音質效果所投入的大量心血,因為音質是成就報時腕錶的關鍵所在。江詩丹頓嘗試通過各種工藝創造清脆悅耳的樂聲。音簧不僅連接到表殼中央以放大聲音,而且首次相互疊放而非逐一排列。表殼與機芯融為一體,在設計時巧妙考慮到了機械與表殼之間的氣流等細小參數,使聲音達到最佳的傳播效果。江詩丹頓對完美的追求並未止步於此——表殼本身沒有任何接縫,所有元件交互運作,金屬位準確對接,從而擴大聲音的振幅,而飛行調速器則確保音錘以平穩的速率叩擊音簧。
  每位製表巨匠為他耗時數月組裝和調試的三問腕錶注入自己的音樂,但機芯發出的聲音都要經過江詩丹頓的報時裝置專家靈敏的雙耳試聽,而且要經過幾道微調程序來保證高低音的完美和諧。測試在凌晨4:49分準時進行,此時的整點(敲響4次)、整刻(敲響3次)與分鐘(敲響4次)的間隔幾乎一致,因而節奏韻律在此時最為清晰。
  問表的真正靈魂之所在,即每款腕錶所特有的鳴響,在出廠前都會被記錄和精心保存,由此刻下江詩丹頓名錶殿堂中的一道“音痕”。這一程序不僅保證江詩丹頓為所有腕錶—無論是歷史前作還是當代作品——提供終身維修,而且確保任何一款配備三問報時功能的腕錶都能在工作坊內還原其特有的聲音。

  製表大師的傳世傑作
  
  對於一名製表大師來説,參與製作報時腕錶是一種至高無上的榮譽。這是一門藝術,需要天才的雙手、豐富的經驗、無限的耐心以及真正懂得音樂的耳朵。因此,掌握報時技術的製表師屬於一個頂級的精英圈。在江詩丹頓,唯有在超卓複雜功能(Grandes Complication)工作坊工作的製表大師才能創造這樣的驚世傑作。要進入這一專屬領地,製表師們必須擁有在其他製表工作坊15年以上的工作經驗,之後還要在大師的指導下工作兩年。三問報時可以説在鐘錶所有複雜功能中最令人着迷,但同時它對技藝的要求也最為嚴苛,這是因為大量的微小部件必須要耐心地組裝和銜接,之後還要進行反復的設置和調校,才能實現完美流暢的運行,産生絕對純凈的聲音。一塊腕錶需要三至六個月的時間進行組裝和調校。專注對於製表師來説在任何時候都是必備的素質,因為銼刀在音簧上多劃一道都會導致聲音渾濁。
  製表師們運用1200多件工具,以製作出如此複雜的機械裝置。許多工具是製表師自己製造的,而某些工具只用一次。儘管製表工具的數目多到驚人,但大師自己的耳朵始終是最高級的工具。因為製表師在調音過程中將自己獨特的“印記”烙在腕錶上時,也為三問表注入了生命。

  秉承高級製表尊貴傳統的打磨工藝
  
  歷史悠久的工藝使真正的高級腕錶作品在所有腕錶中一枝獨秀,而1731型號機芯正是這种經典工藝的代表,每一個部件均經耐心打磨而成,即使有些部件隱藏在內無法窺見。機芯主板採用圓形粒紋打磨,而音錘則經過鏡面拋光,以便交替捕捉光線或以覆蓋深黑色外層的形式呈現,從而消除精細打磨的表面上出現的任何痕跡。與此同時,夾板上飾有精緻的日內瓦條紋圖案,創造出了一種雅致的波浪效果,增添了靈動之感。江詩丹頓的製表師對各式打磨技藝都了然於胸,而其中一門技藝需要經過18個月的嚴格培訓才能掌握。這門技藝叫做斜切或倒角,是內角上的專門工藝,在1731型號機芯的七個夾板上能明顯看到。

  全新超薄機芯與表殼,渾然天成
  
  Patrimony Contemporaine 1731機芯超薄三問腕錶在極致純凈中傳達出古典主義的精華,將超凡複雜掩於簡約外觀之下。這款腕錶的設計靈感來自1955年為紀念江詩丹頓創立二百周年而創作的超薄腕錶,之後在2004年又得到全新演繹,誕生了Patrimony Contemporaine 81180腕錶。從此以後,極致纖薄的體積、鵝卵造型、弧形表圈、拱形表盤和表鏡、珠粒分鐘刻度環,以及在三角形和棒狀小時刻度之間交替擺動的棒形指針,使這款腕錶成為永恒的經典。新款Patrimony Contemporaine 1731機芯超薄三問腕錶依然忠於其永恒的設計準則,表殼凝聚了精妙與複雜的工藝,與1731型號機芯渾然一體,同時創下了雙重記錄:在最薄的三問腕錶(8.90毫米)內部嵌入最薄的三問機芯(3.90毫米)。表殼中央的弧線得以突顯,從而淡化輪廓,藍寶石水晶底蓋則一覽無遺地展示出音錘,還可窺見難得一見的音簧。在表盤邊緣,江詩丹頓選擇在8點鐘位置放置極其優雅的偏心小秒針,這在Patrimony Contemporaine系列中實屬首例:以一種實用而巧妙的方式使Patrimony Contemporaine 1731機芯超薄三問腕錶脫穎而出。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江詩丹頓Patrimony Traditionnelle 限量鉑金珍藏 2013-08-19
江詩丹頓推出Malte 100周年紀念版腕錶 2012-09-19
江詩丹頓馬耳他100周年紀念版 2012-02-01
江詩丹頓新款限量鉑金珍藏腕錶 2011-10-10
江詩丹頓推出新款限量腕錶 2011-09-27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