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産稅試點擴圍的聲音再度響起。日前有消息稱,有關部門將於10月份組織第二輪房産稅技術培訓。中原地産市場研究部總監張大偉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稱,“房産稅試點今年10月底到11月初擴圍的可能性非常大,存量房開徵房産稅是大勢所趨。” 此前,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和財政部部長樓繼偉的報告都提出,將擴大個人住房房産稅改革試點範圍。 國務院參事、中央財經大學稅務學院副院長劉桓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也強調,“房産稅改革的動力很足,讚同盡快擴大房産稅試點。” 劉桓&&,“今年政府宣布兩個聯網,即在2014年7月1日前將個人信息聯網、不動産聯網,聯網成功後,在全國大面積普遍推行房産稅試點的條件就比較成熟了。” 不過,自2011年重慶和上海試點房産稅以來,兩年的時間裏,房産稅試點並沒有再推進。究其原因,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區域研究部副研究員馬慶斌認為,最關鍵的還是地方政府在此問題上缺乏積極性。 “房産稅試點擴圍在技術層面上已不存在問題,主要還是看地方政府的積極性。”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王朝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地方政府可能是考慮到房産稅一旦實行,會對當地樓市産生很大影響,因此有所顧忌。 不過,張大偉&&,隨着賣地收入銳減,地方政府徵收房産稅的意願也會逐漸強烈。 “對房地産市場來説,歸根到底還是要建立長效機制。”上海復旦大學房地産研究中心主任尹伯成認為,&&房産稅就是一個相對長效的方法,至少會對市場看漲的預期有所打壓。 對於如何建設房地産市場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劉桓提出三點建議,第一是卡住貸款和資金,第二是稅收調節,第三是政府投資保障房。 劉桓強調,“其中最核心而且馬上就能起到抑制投資效應的就是稅收。” 也有專家&&,要培育城鎮內生發展動力,應推進房地産稅的徵收,逐步提高房地産稅佔地方政府稅收的比重,使地方政府的精力從招商引資向提高城鎮人居環境轉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