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工股利潤有望大幅提升
核心軍工資産證券化亮劍
2013-09-12   作者:趙笛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字號

    “天下雖安,忘戰必危”。昨日(9月11日)中國重工王者歸來,“一”字漲停震撼A股。有分析人士認為,中國重工擬注入超大型水面艦船等軍工重大裝備總裝資産,其背後或蘊含着中國夢之強軍夢的深意。
    分析人士認為,中國重工資産注入背後有一個更大更深層次的背景仍有待挖掘:那就是在“金改”、土地流轉、自貿區等一連串改革預期釋放後,軍工資産的改革——核心軍工資産證券化,也藉由中國重工開始了“試點”。因此,昨日非船舶類軍工股逆市下跌,説明核心軍工資産證券化改革的內在價值或被市場低估了。

    驚喜:核心軍工資産首度注入

    昨日,在停牌3個多月後,中國重工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募集不超過84.8億元資金,用於收購大船集團、武船集團軍工重大裝備總裝業務及資産,並募集配套資金用於軍工軍貿裝備和軍民融合産業技術改造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同時該股於昨日復牌。
    復牌後的中國重工不出意外地“一”字漲停,與此同時,一批同行業個股、參股受益概念股乃至名稱相近的個股都先後漲停。
    那麼,中國重工擬進行的資産注入,為何在市場上産生了如此神奇的魔力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上市公司涉軍工業務或注入軍工業務情況並不少見,但一般都是以注入軍品零部件為主,像中國重工這樣大手筆可謂開資本市場先河。分析人士認為,中國重工本次資産注入的重大意義正在於此:這是A股上市公司首次獲得核心軍工資産注入。
    對中國重工而言,將注入的核心軍工資産指的是大船集團和武船集團軍工總裝資産。
    大船集團是目前我國最大的水面艦艇建造基地,主要從事研製、生産超大型水面艦船、導彈驅逐艦、油水補給艦等各類各型號的大型水面、軍輔船舶産品的業務。1949年至今,大船集團共建造44個型號820艘艦船,是我國水面艦船研製生産實力最強、海軍建造艦船最多的船廠。
    而武船集團則是以造船為主的大型現代化綜合性企業和重要的軍工生産基地,主要從事水面、水下軍用艦艇及輔助艦船的總裝和配套生産業務。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募資收購上述核心軍工資産以外,中國重工還募集配套資金用於技術改造,資金將主要投向大型水面艦船、軍用艦艇、軍貿艦艇、水中兵器、軍用高速柴油機、軍用艦艇用推進裝置等6個軍工軍貿裝備技術改造項目。
    分析人士認為,當中國重工完成此輪軍工資産證券化後,將成為“中國資本市場首家軍工重大裝備總裝上市公司”,前途無可估量。

    回顧:曾夭折的核心軍品注入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軍工資産證券化”這一提法此前就有,且不少軍工集團也都積極向上市公司注入軍品。然而,在中國重工之前,真正擁有重大裝備軍品或核心軍品的上市公司幾乎沒有,就算有企業擬進行重大軍品的資産注入,之前也還沒有成功先例。
    其中典型案例之一當屬航空動力。
    2010年,航空動力公布資産收購預案。公司擬以23.93元/股向中航工業集團、西航集團、貴州黎陽、華融資産管理公司和東方資産管理公司發行1.75億股,收購西航集團擁有的與航空發動機業務有關的資産和負債、南方航空工業100%股權、黎陽航空動力100%股權和三葉精密機械80%股權。當時有分析人士認為,此舉將實現中航航空發動機整機的上市,市場看好聲一片,股價也出現連續兩個漲停。
    然而,在苦等一年後,由於遲遲未能獲得國防工業主管部門出具的批復文件,航空動力無奈中止重組。
    對於相關部門遲遲不發批文的緣由,有券商指出,由於注入的資産包括了中航工業飛機業務中的核心資産——發動機,考慮到保密性等因素,在當時環境下,核心軍品被認為不適合上市。
    然而,兩年時間過去,隨着A股市場漸趨成熟以及高層的深謀遠慮,核心軍品上市大門已悄然打開。今年6月,航空動力(6009893,收盤價17.20元)重啟資産注入,公司擬向中航工業、發動機控股等單位發行股票收購瀋陽黎明、南方公司、黎陽動力等6家公司100%股權及三葉公司80%股權,股票發行價格為14元/股。擬購買資産預估值約為95.88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航空動力此次收購資産與兩年前類似,均為中航工業發動機整機業務,若重組成功,航空動力將成為我國航空發動機整機唯一平台。
    “航空動力資産整合重啟和中國重工核心軍品上市預示着軍工核心軍品的上市再次來臨。”申銀萬國分析師李曉光認為,核心軍品上市一度制約了軍工企業資産整合,但隨着中國重工和航空動力的重組,軍工核心資産整合大幕已經打開,而事業單位改制上市為軍工股提供了資産整合新的想象空間。

    展望:軍工股利潤有望大幅提升

    然而,有分析人士認為,當市場僅為中國重工“史無前例的核心軍工資産注入”而盡情歡呼時,似乎忽視了這一事件背後的更深層次意義。
    昨日,除中國重工封死漲停,一批重工類個股跟風炒作外,軍工股卻猶如“見光死”一般衝高回落,普遍大跌。
    截至收盤,船舶股從集體漲停跌至平均漲幅僅0.21%,航天軍工板塊表現更慘,北方導航(600435,收盤價14.45元)狂跌8.78%,十多家軍工股跌逾5%。
    “市場顯然還沒有理解中國重工重組背後傳遞的深層次意義。”昨日,一位私募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指出,今年以來,資本市場緊緊圍繞改革這條主線進行炒作,“金改”、自貿區、土地流轉、優先股試點等內容,均屬經濟和資本市場層面的重大改革。此時此刻,高層推出中國重工 “史無前例的核心軍品注入”,其深層次意義實際上是一輪核心軍工資産的證券化改革。此前核心軍工資産上市是無法想象的事情,現在已成為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中國重工的增發預案 “本次非公開發行的目的”第一條便明確提出此次重組的意義是:“啟動軍工重大裝備總裝資産證券化試點工作”。由此可見,中國重工本次重組遠非單純個案。
    一位資深軍工行業研究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中國重工增發預案的闡述來看,“軍工重大裝備總裝資産證券化”的意義來自四個方面:
    首先,“在新一屆政府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經國防科技工業和武器裝備主管部門同意”,原本核心軍品不能上市的政策性障礙已經得到了根本性的扭轉。市場不用再擔心類似2011年航空動力重組無疾而終的情況發生。
    其次,“本次非公開發行將開闢軍工重大裝備總裝業務進入資本市場的先河,引領國家軍工資産全面證券化方向”,這表明未來一段時間,軍工企業核心軍品將越來越多地注入到上市公司裏,軍工股將面臨更多機遇。
    第三,“軍工資産證券化……將拓寬國防建設資金融資渠道,實現軍工核心資産與資本市場有效對接”。這表明“軍工資産證券化”已上升到鞏固國防建設的高度。此前,管理層曾多次&&股市應發揮服務實體經濟的功能,現在股市也將更多服務於國防軍工需要。未來,類似中國重工這樣的募集資金投向重要軍品生産的情況將增多。
    最後,“開啟新一輪軍工資産注入重組的進程,能拓寬資本市場投資品種,使投資者分享高端軍品資産所帶來的投資收益”。這表明,隨着利潤率更高的核心軍品注入,軍工股利潤和質地有望得到大幅提升。

    十大軍工集團資産證券化簡析

    1 中航空業集團 除專業化板塊分別上市外,母公司將以金融控股公司形式整體上市。

    2 航天科技集團 短期有加速預期,集團主要軍品業務證券化率極低,未來空間巨大。

    3 航天科工集團 目前資産證券化率較低。

    4 電子科技集團 7家上市公司分隸不同研究所,或成相關研究所經營性資産的上市平台。

    5 中船重工集團 走整體上市路線,擬進行核心軍工資産證券化試點。

    6 中船工業集團 目前上市公司以民營資産為主,未來軍品注入預期強。

    7 兵器工業集團 旗下上市公司較多,但資産證券化率很低。

    8 兵器裝備集團 上市公司以汽車等民營資産為主,中國嘉陵、*ST西儀重組預期強。

    9 中核工業集團 資産證券化率較低。

    10 中國核建集團 暫無上市公司。

    資料來源:航天證券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軍工板塊接棒復蘇 反彈再添引擎 2013-09-11
滬指橫盤震蕩微漲0.21% 軍工自貿區概念領漲 2013-09-04
神十上天航天軍工再迎炒作主題 2013-06-13
軍工股爆發 滬指報2242.18點跌0.21%5日線失而復得 2013-05-13
創業板或走強 淘環保軍工股 2013-03-04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