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地攤上真能撿到漏嗎
2013-09-05   作者:張霓  來源:東方今報
分享到:
【字號

    “海撈瓷”是中國古代的外銷瓷器,以明清兩代為主。中國一些商船在海上因故沉沒,使這些瓷器沉睡在海底達數百年。時至今日,人們把它們打撈出水,使這些瓷器重見天日,多數瓷器上還粘有貝類的殘片,“海撈”之名由此而來。海撈瓷除了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價值外,一個“真”字或許是受到買家歡迎的原因之一。
  有人收藏了百把紫砂壺,三把“顧景舟”款盡顯身價;有人鬥智鬥勇,地攤上買長了貝殼的海撈瓷,堅信地攤上有時候也能撿到漏兒。品味文化瑰寶,揭秘造假伎倆,9月4日周三21:25河南衛視《華豫之門》為您揭開收藏品上的文字密碼。

  ◎三把“顧景舟”款盡顯身價

  凡是來到《華豫之門》節目鑒寶的藏友,大多是為了給自己的藏品“驗明正身”,而今晚的節目中卻有人不為藏品真假,只為讓兒子多多見識收藏界的奇聞逸事,跟着自己一起玩收藏。
  “我玩紫砂壺收藏已經好多年了,家裏有好多紫砂壺,這次來,帶了20多把,有三把顧景舟的,這次來的主要目的是想帶着我兒子見識一下,讓他也喜歡紫砂,愛紫砂。”拋開持寶人此行目的不説,主持人陳琨對他帶來的藏品倒是頗感意外:“我看你這三把顧景舟的壺,底款好像都不一樣。”持寶人倒是一點也不貪心:“三把顧景舟,我能有一把,都知足了。”到底這三把顧景舟紫砂壺有沒有真的呢?

  ◎地攤有時候也能撿到漏兒?

  隨着國內的收藏熱不斷升溫,喜愛收藏古董的普通市民越來越多,但他們對在早市、地攤、夜市上能夠“撿漏兒”的好事似乎覺得可能性並不大。而今天來到《華豫之門》鑒寶的一位藏友卻堅信:“地攤有時候也能撿到漏兒。”
  “這件東西收藏了也沒幾天,在地攤買的。”一聽是從地攤上買的,連主持人陳琨都覺得不靠譜:“地攤買的?那你基本不用鑒定了。”持寶人也特別逗地跟主持人講解了買下這件藏品的過程:“我當時也對老闆説,‘哥,你這東西太假了,我不玩收藏都看懂了’。”
  攤主一看持寶人算是個“行家”,就把他領到家裏,從櫃子裏面拿出來一件還帶着貝殼的“海撈瓷”。這回持寶人真信了,二話不説就買了回來:“你看這貝殼,一看就是海撈,而且藏得那麼深,我估計沒假。”
  如此鬥智鬥勇地在地攤上買海撈,瓷器上的貝殼能否力保不假?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古董小提琴漸入國人收藏視野 2013-04-19
從香港春拍看古董商眼光 2013-04-10
西方古董商大舉登陸中國 2013-04-10
探究古董珠寶的收藏心經 2013-04-03
寶格麗古董腕錶演繹經典蛇文化 2013-01-16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