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基金單季度申贖數十億引質疑
2013-08-28   作者:成文  來源:上海證券報
分享到:
【字號

    機構短時間進出一隻基金無非有以下幾個原因:第一,幫忙資金進入,避免基金長時間資産凈值低於5000萬而被迫清盤;第二,有時候機構會趕在分紅之前申購基金,以獲取免稅紅利;最後,如果某基金重倉股停牌或是大漲,機構也可大量申購該基金份額進行波段操作,以獲取重倉股上漲帶來的好處。
    一個規模5000萬左右的“迷你”基金,一個季度高達10多億資金“快進快出”,這是近期基金半年報最新披露出的怪現象。
  記者從業內人士處獲悉,滬上兩家規模為5000萬左右的基金,二季度均有16億以上資金大手筆申購,並在短暫的停留後,果斷撤出。上述瘋狂行為並非散戶“羊群效應”所致,而是機構刻意為之,致使基金當季份額流轉率超過31倍。
  上述機構“短平快”的操作手法是為了參與基金分紅避稅、波段操作獲取收益,還是幫忙資金馳援?如此“詭異”的現象給市場留下頗多猜想。

  大額資金快速申贖迷你基金

  剛剛發布的基金半年報顯示,國投瑞銀新興産業基金二季度總申購為16.94億份,總贖回額為16.69億份。期初該基金規模為4383萬份,期末規模為6908萬份。當季,基金凈值增長12.72%。
  “根據測算,二季度總申贖為基金帶來資産增加值為2173萬元,這是什麼概念呢?按照十六億的申購份額計算,相當於1.195元申購,1.2元就全部贖回了,周轉資金20億元,相當於其一季度總資産的36.83倍!”滬上某研究人士&&驚異,一個小盤基金怎麼經受得了如此大規模資金的“突襲”?
  記者調查發現,上述現象不僅此一例。與國投瑞銀新興成長如出一轍,長信內需二季度總申購及贖回份額均高達18.49億份及18.37億份。該基金期初份額為5244萬份,期末基金份額為6450億份。期內基金凈值表現也較好,二季度上漲13.46%。
  按照濟安金信基金評價中心主任王群航的測算,上述兩隻基金份額流轉率均超過31倍,分別為31.38倍及31.78倍,這意味大量資金在二季度快速進出,並未沉澱成基金份額。如此詭異的現象着實讓上述研究人士均直呼“摸不着頭腦”。

  引發業界三大猜想

  一個如此的小規模的基金,緣何會吸引如此大量資金快速進出?是散戶所為還是機構共振,抑或是其他原因呢?
  記者從業內人士處獲悉,這些申購資金或為機構所為,而非散戶進出所致。那麼,第二個問題隨之而來,機構為何會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進行大額申贖呢?
  記者了解到,機構短時間進出一隻基金無非有以下幾個原因:第一、幫忙資金進入避免基金長時間資産凈值低於5000萬而被迫清盤。此外,由於機構購買基金獲得的分紅可以避稅,有時候機構會趕在分紅之前申購基金,以獲取免稅紅利。最後,如果某基金重倉股停牌或是大漲,機構也可大量申購該基金份額進行波段操作,以獲取重倉股上漲帶來的好處。
  業內人士&&,如果出於第一個原因,基金公司自身承擔相應成本,第二、第三種行為則屬於機構套利行為,均會攤薄老持有人的收益。
  “從上述基金的規模來看,幫忙資金的可能性較大。不過這種説法的漏洞也很明顯,幫忙資金都是有成本的,如果只是為了避免清盤,基金公司何必拉這麼多錢?這年頭資金都很緊張的,機構哪有能量找這麼多資金幫忙?”
  根據相關規定,基金資産凈值連續60天低於5000萬,則需要強制清盤。在觸發上述條例之前找來幫忙資金短暫衝規模,屬於行業慣例。
  顯然,“幫忙資金説”很難具有説服力,可“分紅避稅説”也“站不住腳”。根據上述兩隻基金公告,期間可分配利潤均只有區區幾百萬,如此大體量資金顯然無法獲取足額分紅。

  機構借道小盤基金投機?

  隨着上述兩大猜想被一一擊破,第三大猜想也隨之浮出水面,即機構借道基金購買小盤股,而由於小盤基金能夠更好的獲得重倉股大漲帶來的好處,機構波段操作盈利也更為可觀。
  持有此猜測的也大有人在。“我覺得不是簡單的幫忙,這些大額資金肯定是看好二季度小盤股的表現,做了投機。”滬上某專戶基金經理坦言,由於看好的某些股票保險等資金不能購買,不乏資金通過基金進行投機。此外,如果某只重倉股票期間停牌,也會吸引大體量資金入駐以獲取確定性回報。
  翻閱上述兩隻基金二季度重倉股,其中不乏牛股蹤影。其中,國投瑞銀新興産業重倉的藍色光標、海思科、國電南瑞均上漲30%以上,其中藍色光標二季度還曾停牌。而長信內需持有的華夏幸福、金螳螂、通化東寶漲幅也均在30%以上。
  然而,上述説法也不乏“瑕疵”, 根據王群航測算,如果重倉股在大漲期間大體量資金進入,會使得基金凈值表現異常。然而根據上述基金二季報重倉股,個股大漲對基金凈值的貢獻與基金實際凈值漲幅較為一致,這説明上述資金並未在上述重倉股大漲期間進駐。
  “這種現象確實很難解釋,不過二季報中的重倉股也只是最後時點持股明細,很多基金持股期限很短,期間購買了什麼股票我們不得而知。”上述基金人士&&,真實做法確實很難判定,但如果真的是機構借助基金波段操作獲利,將攤薄老持有人收益,損害上述基金老持有人收益。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迷你基金”不該羞於清盤 2013-07-26
559基金資産低於2億 迷你基金清盤或破局 2013-07-16
支援不足億元“迷你”基金 基金公司批量自購 2013-02-05
基金頻自購 迷你基金逃離5000萬清盤紅線 2013-01-24
虧損黑洞扯碎“迷你”基金遮羞布 2013-01-22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