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論語]金融監管需直面互聯網挑戰
2013-08-16   作者:趙晶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大約在10多年前,曾經有部門舉辦過一個活動,叫做“一週只用互聯網,你能活下去嗎”,參賽選手被規定只能在互聯網上用各種手段解決自己生活需求,從日用品到吃喝玩樂,必須讓商家答應送貨上門。在現在看來這些條件無比簡單,但當時只有一位選手堅持到了活動最後,他依靠永和豆漿度過了測試期,這是當時唯一一家能夠接受網上訂單送餐上門的餐飲企業。
  只不過是十多年的時間,隨着互聯網業態的發展,別説在家依靠互聯網“宅”一週了,更長的時間都行。想吃現成的有送飯上門的網站,想買日用品有各種網上商城,想看電影更是可以在線觀摩,水電煤賬單、電話費賬單、信用卡賬單都能在網上支付掉。
  互聯網的迅猛發展,綜合融匯了各種行業的需求,使得互聯網走入了尋常百姓家,不再如當年那麼神秘。因此,在本週舉行的互聯網大會上,互聯網金融成為關注焦點也不足為奇——在解決了衣食住行這樣的基本問題後,互聯網必然會面對着用戶更進一步的需求。
  從互聯網金融的意義上看,支付寶推出的餘額寶不過是塊敲門磚,吸引到了大眾的注意。在此之前,本刊的《商道》早已就人人貸和眾籌模式予以重點介紹,這些基於互聯網基礎上的衍生的小額資金的應用,更是值得關注的方向。隨着利率市場化的進一步深化,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再次發放,這類業態會更多地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現。
  必須承認的一點是,科技永遠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因素。馬克思曾經説過,“蒸汽、電力和自動紡織機甚至是比巴爾貝斯、拉斯拜爾和布朗基諸位公民更危險萬分的革命家。”在今天,我們完全可以在紡織機之後加上互聯網。
  互聯網帶來的便利有目共睹,互聯網的風險也眾所周知。這也使得央行主管支付清算的副行長劉士余警示,目前P2P的平台內部已經出現了道德問題,需要注意操作和信用風險。P2P如果做成線下,脫離了平台操作功能之後,就會演變成資金池。他認為,互聯網金融有兩個底線不能碰:一是非法吸收公共存款,二是非法集資。
  姑且不論央行副行長所言是否準確,僅就風險意識而言,是非常值得思考的。在很多人因為網絡安全的原因拒絕使用網銀,寧可上銀行排隊的今天,如何降低互聯網風險,實現傳統客戶向網絡客戶的轉變,是需要互聯網和相關金融監管部門共同商榷的。
  與此同時,在券商中還發出了一種聲音,認為第三方存管有礙於券商的互聯網發展。這一説法應該引起高度重視,因為曾經出現過券商挪用客戶資金進行投資並且引發風波的情況,第三方存管起到了保護客戶資金的作用一直被沿用至今。作為過渡性資金管理方式,已經出現了很多第三方存管的理財産品,但是一旦錢又回到了券商手裏,而監管又沒有跟上的話,當年的風險依然會再次發生。
  在金融領域,再創新必須是以安全為前提的。尤其是面向普通百姓的理財産品,安全更是第一要素。當然,也必須相信,科技永遠是會進步的,總有一天,會出現更合理的監管資金模式,更安全高效的理財方法。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互聯網金融 還有多少驚喜可以期待 2013-08-14
互聯網金融的中國道路 2013-08-14
互聯網金融雙向滲透形成新業態 2013-08-14
央行副行長:互聯網金融兩個底線不能碰 2013-08-13
互聯網銀行勢必重塑金融格局 2013-08-12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