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債話題近期一直為業界所關注,而關注地方債就不得不提到為其輸血的角色之一銀行信貸類理財産品。19個月內,全國商業銀行已累計發行超5000款涉信貸類理財産品,其中有多少充當了輸血地方融資平台的角色?這在當下是難以厘清的。
專家認為,銀行理財産品信息披露嚴重不足,外界要想從理財産品端摸清地方債務規模可謂是“霧裏看花”。
信貸類理財産品資金投向不明
近日,審計署高調展開第三次全國範圍的政府性債務審計,此次地方債的審計重點之一是摸清有關單位以信託貸款、銀行理財産品等方式舉債的情況,其中,地方政府及融資平台通過銀行理財産品進行融資的情況受到重點關注。
普益財富研究報告顯示,從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的19個月內,商業銀行發行的信貸類及包含信貸類資産投向在內的組合投資類理財産品累計達5516款。其中,單一信貸類理財産品329款,其餘産品均為包含信貸資産的組合投資類産品。
據普益財富研究員葉林峰介紹,目前地方融資平台通過銀行理財産品進行間接融資的方式主要有三種:一是地方融資平台企業通過信託公司設立單一資金信託計劃,再由銀行理財産品募集資金購買信託受益權;二是銀行理財資金通過信託公司為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發放信託貸款;三是銀行理財資金以委託貸款甚至更直接的方式發放平台貸款。
在上述提到的5516款涉信貸類理財産品中,股份制銀行信貸類理財産品發行量最多,達3443款,國有銀行發行量為1604款,城商行達455款。其中,農業銀行、中信銀行(601998,股吧)、華夏銀行、民生銀行的發行量居前,發行量分別為1355款、1281款、948款和806款;城商行中的江蘇銀行、晉商銀行、泰隆商業銀行發行量居前,發行量分別達到203款、125款和58款。
不過,由於大多數涉信貸類理財産品信息披露不到位,外界很難察覺其資金投向是否涉及地方融資平台。葉林峰稱,除了部分單一信貸類理財産品公布了理財資金的具體投向外,大部分信貸類理財産品均未公布具體投向,尤其是組合類理財産品。
部分産品輸血地方融資平台
從329款單一投向的信貸類理財産品來看,民生銀行、中信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和浦發銀行(600000,股吧)的發行量最多。葉林峰&&,確實有部分披露信息的産品資金投向了地方融資平台,而這些投向具有市政建設承包資質建築公司的信託貸款最終可能以回購方式成為地方政府債務。
對此,一位不願具名的國有銀行省級分行公司業務部負責人對記者&&,鋻於銀行與地方政府之間的微妙關係,而且地方平台貸款近年來受到銀監會的嚴格監管,因此部分銀行通過理財産品變相支持地方政府融資的現象是存在的,而地方政府、平台企業手頭有財政存款,銀行必然趨之若鶩。
實際上,由於意識到理財産品暗地輸血地方融資平台的現象屢禁不止,銀監會已將其列為2013年銀行理財業務監管工作的重點。
葉林峰對記者&&,由於銀行對理財産品的信息披露透明度低,外界若想從理財産品端審視地方政府債務,可謂“霧裏看花”,只能寄希望於本次審計能從源頭上查清這部分債務;隨後出爐的地方債審計報告應會包含地方融資平台通過理財産品舉債的餘額。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場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只要地方政府投資的慾望還在,地方永遠都缺錢,最重要的是看中央政府對地方投資的態度,目前中央政府希望調經濟結構,但又不希望看到經濟增速急劇下滑,決策進退兩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