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T+0理財:收益普遍低於3%
勁敵貨幣基金
2013-08-05   作者:章銀海  來源:理財周報
分享到:
【字號

    銀行T+0理財産品投資門檻較高,貨幣基金贖回T+0業務、深交所債券業務搶佔市場

    8月5日,深交所債券ETF開始實施T+0交易,對投資者而言是一個重大利好消息。在交易所上市的債券ETF,當日申購的基金份額,同日可以賣出;當日買入的基金份額,同日可以賣出或贖回。T+0交易制度開始僅應用於證券市場,後來隨着投資者對投資套利、流動性的需求逐漸增強,銀行理財産品、貨幣基金、黃金ETF、債券ETF等T+0創新産品應運而生。
  自2007年招商銀行在國內首推T+0理財産品“日日金”以後,此類産品的市場規模迅速壯大,包括工行的“靈通快線”、中行的“日積月累”、建行的“日鑫月溢”、平安的“聚財寶日添利”、浦發的“天添盈”等系列許多銀行都推出了此類産品。投資者既可以在銀行櫃&購買,也可以通過網銀申購和贖回。

  招商、平安産品風險低

  “現在家庭的理財觀念越來越強,很多銀行都會針對客戶的需求推出合適的理財産品。相比於活期存款,T+0理財産品更能滿足投資者對流動性和收益性的要求。”一位國有銀行理財師分析説。
  理財周報記者通過詳細了解各家銀行T+0理財産品後,發現這類理財産品的投資方向主要是國債、金融債、央行票據及其他信用評級較高、流動性較高的金融工具,風險較低。投資者在産品存續期內的規定交易時間中隨時申購和贖回其投資份額,並且贖回資金實時到賬。絕大多數銀行的預期年化收益率維持在2.3%左右,相比活期存款0.35%的收益率,投資者的收益大幅提高。
  招商銀行和平安銀行的T+0理財産品屬於保本浮動收益型,風險在各自銀行內部評級為最低等級,主要為滿足投資者對産品安全性的需求。
  資料顯示,招商銀行最早推出T+0理財産品,其“日日金”系列除了以人民幣為投資幣種外,還有涉及美元、日元、英鎊、歐元、澳元和港幣作為投資幣種。
  通過梳理,記者發現,上述投資幣種為人民幣的産品,收益率在2.2%~2.4%之間;外幣幣種的“日日金”産品收益率僅0.2%。據招商銀行相關工作人員解釋,投資幣種為外幣的此類産品,與相應幣種國家的存款利率相比,收益率仍屬相對可觀。
  此外,招商銀行還會根據客戶的持卡類別推薦合適的産品。其“金葵花”—人民幣日日金理財計劃主要面向持“金葵花”卡的普通客戶發售,認購起點5萬元,收益率固定為2.2%。而“金葵花尊享”和“鑽石財富尊享”則面向鑽石卡或私人銀行卡客戶,前者起始認購資金為20萬,後者為50萬。
  相比普通“金葵花”産品,“金葵花尊享”並無顯著優勢,收益率僅為2.3%,而“鑽石財富至尊”雖然收益率也僅2.4%,但其對於鉅額贖回的條件相比其他産品,風險小許多。該産品的條件為凈贖回額超過上一交易日餘額的50%,而其他産品則為餘額的30%。
  平安銀行“聚財寶”日添利個人人民幣理財産品2.73%的收益率設置,相比其他銀行已屬偏高。5萬元的認購起點,交易日交易時間從下午3點延長至4點,但該産品卻包含鉅額贖回比例為10%的條件,客戶所面臨的贖回風險加大。

  銀行T+0前景堪憂

  相比招行設置了多種投資幣種、平安銀行同類産品的高收益情況,部分銀行的T+0理財産品則按照投資期限的不同設計了梯級預期收益率。
  上述情況以農業銀行、建設銀行為代表,雖然此兩家銀行的該類産品收益類型為非保本浮動收益型,但有理財産品研究員&&,截至目前尚未聽説有T+0理財産品出現過虧損的情況。
  農業銀行和建設銀行的産品既滿足投資者對流動性的要求,也考慮到對收益性的需求。産品按投資者投資期、投資額的不同設置了梯級預期收益率。例如農業銀行“金鑰匙安心快線步步高”産品,若投資者的投資金額在5萬至100萬的區間內,1~6天的收益率為2.25%,7~14日則為2.5%,以此類推,在銀行存放的時間越長,收益率則會越高,該産品最高收益率可為3.85%。
  隨着投資者對T+0業務的不斷了解,此類産品靈活便捷的優勢,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開始關注並加入到該類業務的投資陣營中。而基金公司也注意到了投資者對該類市場的需求,開通貨幣基金贖回T+0業務,搶佔市場份額。
  “與貨幣基金相比,銀行T+0理財産品不僅門檻高,而且收益和貨幣基金有很大差距。銀行的産品只能在交易日進行交易,而貨幣基金對交易時間沒設限制。”一位業內人士告訴理財周報記者。
  自匯添富貨幣基金T+0業務後,該類市場被迅速打開,各家基金公司陸續跟進。對於銀行T+0理財産品,市場擔憂開始浮現。一位股份銀行理財師認為,銀行T+0理財産品收益率普遍在3%以下,投資門檻較高,相比沒有太多優勢,隨着T+0貨幣基金的普及,銀行T+0理財産品的規模將會不斷縮小。
  但持不同意見的業內人士認為,銀行T+0理財産品對資金流動性以及安全性有着極高的要求。很多銀行T+0理財産品的老客戶對於貨幣基金並不熟悉,不輕易承擔風險,對銀行有較高的忠誠度。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銀行理財非標資産降至2.78萬億 尚福林稱細化監管 2013-07-31
藝術基金被迫回歸小眾理財 2013-07-31
結構性理財品表現堪憂 到期收益現滑鐵盧 2013-07-31
渣打銀行理財巨虧近30% 策略存疑 2013-07-29
銀行非標理財發行量佔比縮水 8號文效果顯現 2013-07-24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