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樂事件”:老鼠倉涉及七十多只股票群交易
2013-08-05   作者:錢文俊 代紅葉  來源:理財周報
分享到:
【字號

    馬樂涉嫌老鼠倉的調查已經結束,細節仍未完全解開。
  8月2日下午,在證監會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通報了博時基金馬樂老鼠倉一案相關情況。發言人&&,馬樂案已經完成調查,下一步將移送公安。據稱,馬樂非法獲利金額巨大,交易涉及七十多只股票。
  而博時基金有關負責人也迅速做出回應稱,博時基金長期堅持以持有人利益為先、穩健經營合規為重的理念,零容忍任何人任何形式的違法違規行為,絕不姑息違法違規現象。
  那麼,尊享5號到底是不是老鼠倉賬戶?涉及的股票到底是哪些?這些問題仍未得知。而在追尋真相的途中,理財周報記者發現了更多令人震驚的事實。
  理財周報記者獨家獲悉,被媒體高度懷疑的華潤深國投-尊享5號其投資顧問實際上就是馬樂本人。記者從華潤信託方面了解到,該産品初始規模為1000萬元,是單一信託計劃,與此前監管部門查到的隱秘賬戶規模接近。
  記者發現,與博時基金一樣為陽光私募提供投資顧問服務的共有13家基金公司,其中華夏基金、嘉實基金服務的兩個産品,疑似與尊享5號為同一持有人。

  華夏、嘉實服務的尊享權益與
  尊享5號為共同持有人

  2006年2月23日,證監會基金監管部下發《關於基金管理公司向特定對象提供投資諮詢服務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其中,通知明確&&,基金管理公司向特定對象提供投資諮詢服務,應當遵守下列規定,其中第二條為:配備專門的專業人員,建立健全業務隔離等內控制度,將投資諮詢業務與基金投資管理等業務相分離,確保公平對待各類客戶,防範利益輸送行為。
  尊享5號發行規模1000萬,與其中一個被爆的老鼠倉賬戶規模接近,難道這個賬戶就是老鼠倉賬戶嗎?
  “這不可能。”一位知情人士這樣分析,“他們這些人這麼聰明,怎麼可能用陽光私募的賬戶來做老鼠倉。而且,尊享5號的持有人其實還有其他産品由兩家大型基金公司在為他們做投資顧問。”
  記者&&華潤信託方面,詢問尊享5號的真實持有人,華潤信託拒絕透露。記者找出目前仍在存續期內的,以基金公司做投資顧問的陽光私募産品,發現有且剛好只有兩個産品疑似與尊享5號有密切關係。
  這兩個産品分別是:尊享權益(積極策略2號)投資顧問為華夏基金,尊享權益(積極策略3號),投資顧問為嘉實基金。從名稱上看,與尊享5號為同系列,投資顧問與知情人士透露的兩家大型基金公司也吻合,基本可以推定這兩個産品與尊享5號是共同持有人。
  記者查閱尊享5號的産品説明書,上面顯示“招商銀行(委託人)委託華潤深國投信託有限公司設立的華潤信託尊享權益靈活配置5號資金信託計劃”,投資顧問為博時基金。
  該産品成立日期為2009年11月24日,産品期限為3年。這意味着該産品其實已於2012年11月24日到期,不過,華潤深國投一位內部人士告訴記者,該理財産品雖然已經到期,但持有人選擇了延期。
  持有人為何選擇延期?記者就此向華潤深國投諮詢,華潤深國投方面&&,只要信託合同裏規定可以延期,那麼持有人就有選擇延期的權利。
  那麼,華潤信託尊享權益靈活配置5號背後持有人究竟是誰?這個神秘的單一信託計劃,背後的機構,背後的持有人與馬樂有着何種關係?
  記者同樣就此向華潤深國投方面諮詢,華潤深國投相關人士明確&&,出於對客戶隱私的保密,不能透露更多信息。
  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華潤深國投客服熱線,客服告訴記者,華潤信託尊享權益靈活配置5號資金信託計劃起始規模為1000萬元,為單一信託計劃,持有方為單一機構。
  記者進一步對産品是否已經到期、管理人和現行規模情況進行詢問,客服&&,由於是單一信託計劃,必須要客戶本人才能提供更為詳盡的信息。

  13家基金為34隻陽光私募
  提供投資顧問

  記者從wind資訊上發現,目前共有13家基金公司為34隻陽光私募提供投資顧問服務。其中包括:博時基金、華夏基金、嘉實基金、大成基金、廣發基金、國泰基金、國投瑞銀基金、海富通基金、華安基金、華寶興業基金、匯添富基金、建信基金、泰信基金。服務産品較多的華夏基金有9隻,華安基金有8隻,嘉實基金有3隻,大成基金有3隻。
  此外,除了尊享5號,博時基金擔任投資顧問的,還有博時1號、中盈1號,委託人均為廈門國際信託,而博時2號的委託人為興業國際信託。
  華夏基金的9個陽光私募産品,四個為雙投顧模式,分別為諾亞華夏靈活配置1號、諾亞華夏靈活配置2號、諾亞華夏靈活配置3號、華夏優選,委託人均為中融國際信託。其中,諾亞華夏靈活配置1號、2號、3號的另一個投顧均為上海諾亞遠征投資,華夏優選的另一個投顧為上海益邦投資。
  上述34個基金公司擔任投資顧問的私募産品中,同樣為雙投顧的還有大成基金的諾亞大成2號,投資顧問為大成基金和上海諾亞榮耀投資,委託人為中融信託。
  在記者採訪過程,多位基金公司人士&&:“我們不可能讓公募基金經理去做陽光私募投資顧問的。公募基金經理是不能夠同時操作專戶産品。”
  馬樂個人資料顯示,其於2006年加入博時基金,歷任研究員、公用事業和金融地産研究組主管兼研究員、特定資産投資經理。
  2011年4月12日起,馬樂擔任博時精選基金經理,2013年6月21日,馬樂以個人身體狀況不佳為由,辭去博時精選基金經理一職。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公募基金業老鼠倉為何燒不盡? 2013-08-01
剷除“老鼠倉”生存土壤 2013-07-31
博時原基金經理被控制 或涉嫌10億老鼠倉 2013-07-29
鄭拓“老鼠倉”獲刑三年罰金600萬 2013-03-29
首例險資“老鼠倉”曝光:平安資管夏侯文浩立案遭查 2013-02-23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