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經理普遍一拖多 部分産品重疊程度高
2013-07-24   作者:黃祎妮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分享到:
【字號

    隨着基金二季報的披露,基金經理“一拖多”也逐漸顯露出來。
  據好買基金統計顯示,目前在公募擔任基金經理職務的人員共有849人,而對應的全部基金産品共有將近2231隻(A、B分級分開算),平均每位基金經理管理2.63隻基金。而在2011年年中,基金經理的總人數為636人,基金産品的總數是1169隻。
  “短短兩年時間,基金經理人數多了200人,上升幅度超過三成。”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短時間很難培養那麼多優秀的人才,多數都是資歷不深的助理、研究員晉陞的。
  基金經理一拖多,在行業內變得十分常見。
  值得注意的是,以往兩三年,基金經理“一拖多”在偏股型基金中較為多見,而今年“一拖多”的現象延伸到了固定收益類産品上。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在管理偏股型基金的基金經理中,身兼兩隻或以上基金産品的人數共169人;而在債券型基金經理中,這一數值也達到了92人。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曾剛一人管理着匯添富理財30天、添富理財28天、匯添富實業債債券、匯添富理財7天、匯添富多元收益債券、匯添富可轉債債券、匯添富理財60天、匯添富理財21天。
  對此,基金研究人士告訴記者,“曾剛是去年加入匯添富的,近階段的業績並沒有之前他在華富基金時那麼出彩,當時他只管兩隻基金。”
  據好買基金數據顯示,自2012年5月9日,曾剛掌管匯添富理財30天,至今已有14個月,任期回報為4.74%,而同類基金平均回報為7.07%。
  當他在華富基金任職時,在管理華富收益增強債券基金的三年半時間,基金業績高達27.99%,而同類基金平均回報僅為17.46%。他所管理的另一隻華富強化回報債券,在任期的回報收益也高於同類産品。
  “在缺乏可靠的管理者時,公司更傾向於把新産品交給資深、業績穩定的人來管理,即便他已經身兼數職了。”基金人士&&。
  富國基金的饒剛也屬於這種情況,正在“一拖四”。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饒剛管理着富國天利增長債券、富國天豐強債券、富國收益一年期、富國匯利分級基金。而從業績來看,這四隻産品在他任期回報率遠高於同類基金平均回報。
  “最頂尖的人掌管基金産品,也是越少越精的。”業內研究人士&&,雖然固定收益類産品對管理者的關注度要求沒有股票型基金那麼高,但畢竟一個人的精力有限。
  在偏股型基金産品中,基金經理“一拖多”已佔半壁江山。
  據好買基金數據顯示,在管理539隻股票型産品中,僅169隻基金産品是“一對一”被管理的,其餘産品的基金經理都是一人分飾幾角。
  其中,金元惠理的晏斌,從今年1月起同時管理着金元惠理消費主題、金元惠理價值增長、金元惠理成長動力、金元惠理新經濟主題、金元惠理核心動力、金元惠理寶石動力這六隻基金産品。
  但值得注意的是,這六隻産品並不是由晏斌一人管理,而是和其他三位基金經理共同掌管,因此基金重倉股並沒有太多相似之處。
  “在偏股型基金中,一人分管3隻以上基金就比較誇張了,一個人管兩隻産品是比較常見,也是不得不面對的行業困境。”業內人士&&,在300多名股票型基金經理中,有近一半的人在同時管理着兩隻産品。
  在“一拖三”的基金經理中,有三人歸屬上投摩根基金公司。
  公開資料顯示,在偏股型産品中,上投摩根中國優勢、上投摩根中小盤和上投摩根健康品質生活這3隻基金由董紅波一人管理;上投摩根成長動力、上投摩根新興動力和上投摩根智選30這3隻産品由杜猛一人管理;而上投摩根雙核平衡、上投摩根成長先鋒和上投摩根大盤藍籌由羅建輝一人管理。
  其中,由羅建輝管理的上投摩根雙核平衡、上投摩根大盤藍籌的重倉股就十分相似。
  據基金二季報披露,上投摩根雙核平衡基金的前七大重倉股分別是大華股份、傑瑞股份、歌爾聲學、碧水源、康得新、雙鷺藥業和長春高新,共佔基金資産凈值比例為27.51%。
  而上投摩根大盤藍籌前七大重倉股,幾乎與之完全一致,其中四隻個股的重倉次序略有先後,上述七隻重倉股共佔基金資産凈值比例的32.88%。
  上投摩根大盤藍籌基金的投資目標是“通過投資大盤藍籌股票,力爭最大程度地分享中國經濟持續發展帶來的中長期收益”。但就其重倉股來看,中小板和創業板個股,是其主要投向。
  另一方面,這2隻基金産品今年上半年的收益也較為接近,上投摩根雙核平衡的業績為23.93%,上投摩根大盤藍籌的業績為22.62%。
  對此,某資深行業人士&&,對於兩隻基金,如果不是同時建倉,但配置又過於相同,在重倉個股漲幅較高的情況下,對後建倉的基民並不公平,因為後建倉的基金有可能是為先建倉的基金“抬轎子”。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公募基金經理更新換代 “10後”成主流 2013-06-24
調查顯示基金經理最擔心中國經濟硬着陸 2013-06-19
嘉實、華夏、交銀施羅德等發布公告 多位資深基金經理密集離職 2013-06-14
前4月股基收益超越大盤 黑馬基金經理看好消費 2013-05-06
萬家確認基金經理遭調查 公司運作仍正常 2013-04-17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