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市大盤7月15日再次反彈,上證指數漲0.98%,以2059.39點報收,成交880.2億元;深證成指上漲1.56%,收於8137.77點,成交1153.8億元;創業板指則繼續其強勢表現,當日大漲3.95%,報收於1139.57點,成交293.6億元。
接受《金融投資報》記者採訪的分析人士認為,上周周末累積的多個利好因素集中發酵推動了股指周一出現上行。但儘管市場出現反彈,時間、空間卻都較為有限,以中小板、創業板領銜的新興産業與周期性産業股票的分化局勢未來可能還將繼續發展。
GDP下滑係主動調控
從盤面來看,電子信息、券商信託與文化傳媒行業板塊領漲股市,新興産業相關概念板塊更加活躍,互聯網、網絡金融、網絡游戲和大數據概念板塊的當日平均漲幅分別達到了5.44%、5.35%、5.09%和4.7%。
對於股指的表現,大通證券策略分析師李哲明認為,上周末累積的多個利好信息發酵産生動力是主要原因。“上周周末有不少利好消息。國際環境中寬鬆政策依然繼續;外圍市場上標普、納指紛紛創出新高。國內情況來看,管理層近日發表要促進信息消費、支持信息産業發展的表態,使得部分人士對於未來政策導向有了樂觀的期待;證監會等相關管理部門擬放大QFII額度、將RQFII向新加坡、倫敦等地擴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對市場資金面形成了利好預期——種種舉措表明管理層想要維護市場的信心並不僅僅只是停留在口號上面,其對於開放T+0交易的表態也使得市場對此産生了一定的良好預期。”
值得注意的是,周一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我國上半年GDP同比增長7.6%,對此有分析人士指出,GDP增速下滑係中央主動調控的結果。長城證券分析師朱俊春&&,結合最新的政府“上下限”管理和二季度經濟逐步走弱的現實,周一公布GDP等數據對市場構成正面影響的可能性加大,而證監會對研究藍籌T+0的肯定也有利於大盤指數。
盤面分化還將繼續
另一方面,儘管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及創業板指在7月15日紛紛上漲翻紅,但此次反彈的時間與空間到底如何也成為市場關注焦點。“從反彈時間來看,還是把握在7月為宜。”李哲明告訴記者:“7月尚屬上市公司中報披露前期,這段時間披露的公司業績表現應當相對較好,8月時公布的公司業績可能就沒有那麼理想了。從上半年經濟數據不夠樂觀的情況來看,周期性股票未來表現堪憂。而隨着IPO開閘時間的臨近,市場普遍認為8、9月重啟新股發行的可能性較高。總體來説,相比於8月,7月可能會是更好的一個月份。”
李哲明還指出,從大盤此輪反彈空間來看,指數突破到2200點以上比較難,因為這一帶套牢盤比較大,堆積的籌碼較多,這些因素都會對股指反彈形成壓力。而國內宏觀經濟基本面也並不太配合股指上行,管理層刺激經濟的政策是有針對性的,新興産業未來發展前景更好,而周期性行業則恐難樂觀。“主要以新興産業為導向的中小板、創業板發展持續走強,周期性股票則暫難樂觀,盤面已經出現了分化,未來這種分化可能還將繼續。”他説道。
德邦證券研究所首席策略分析師張海東&&,股市在短期內還將維持反彈格局,投資者可短線逢低買入,看好消費類的醫藥、電子和信息服務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