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券商資産管理無論數量還是規模都在2013年迎來了快速擴張期。Wind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券商集合理財産品累計發行量高達879隻,相比於去年同期的48隻,擴張量高達17.3倍。而在産品數量的快速擴張下,券商理財産品業績分化的情況也在加劇,其中國泰君安最為顯著。 Wind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券商資産管理産品發行一路飆升,尤其在新《基金法》實施前的5月份達到峰值339隻。而相比之下,2009年券商共發行集合理財産品47隻,2010年發行了97隻,2011年發行了108隻,2012年發行了224隻。從發行份額來看,上半年發行的879隻産品累計份額約為1414.84億份;而去年同期發行的48隻産品發行累計份額僅為217.69億份。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自6月1日新《基金法》正式實施後,6月産品發行明顯降溫,甚至有急劇下滑的跡象,全月累計發行産品僅93隻。此外,本月發行份額進一步走低,93隻産品總份額為71.89億份,平均份額僅1.95億份。 受到市場因素的影響,債券型集合理財産品成為上半年發行最熱的門類,5月份的發行量高達204隻。而相比之下,股票型産品在整個上半年的發行中還不足20隻。不過,5月份中小券商發行“小集合”的熱情明顯高漲。其中國金證券發行了10隻,發行數量排名第一;恒泰證券則發行了9隻,名列第二;渤海證券、海通證券、安信證券、財通證券各發行了6隻,名列第三。從産品類型上看,券商集合理財産品仍然對股市持“規避”態度。本月股票型産品數量為0;混合型理財産品數量為41隻,債券型理財産品的數量為24隻,貨幣市場型理財産品數量為10隻,其他型為1隻。 隨着發行量的大擴容,券商集合理財産品的業績分化亦愈發顯著,股票型産品的業績分化尤為突出。納入Wind統計的61隻股票型産品中,包括平安優質成長中小盤、上海證券理財1號、招商智遠成長等在內的8隻産品今年以來的總回報超過10%,平安優質成長中小盤以20.67%的收益率位居榜首。而另一方面,國泰君安、銀河證券旗下4隻産品則收益“墊底”,虧損幅度均超過8.7%。 固定收益産品方面,各家券商的收益相對穩健。大通通達一號C、創業創金穩定收益1期B、國泰君安君得豐一號次級、東方紅新睿4號普通級四隻産品位居債券型收益前列,而國海債券1號、齊魯錦泉2號、國海金貝殼5號則業績靠後,虧損幅度在7%以內。另外,貨幣基金的收益中,國泰君安、華泰證券旗下4隻産品則以2%以上的總回報位居前列。 從上半年的業績數據綜合來看,國泰君安資管産品的表現今年以來呈下滑趨勢,且産品的兩極分化較為明顯。儘管有如國泰君安君得豐一號次級等部分産品收益率靠前,但Wind數據顯示,公司旗下5隻産品在上半年都有不同程度的虧損。其中,國泰君安君享融通一號次級以51.23%的負收益率位居榜首,而國泰君安上證央企50總回報、國泰君安君得增、國泰君安君得發、國泰君安君享陸金一號半年回報分別為-16.32%、-8.76%、-8.44%、-5.70%。 以2012年11月末成立的國泰君安君享融通一號次級為例,該産品自今年以來收益率波動較大,投資經理姚俊敏僅重倉的一隻股票華聯股份,今年以來跌幅逾21%。Wind風險分析顯示,在最近1年裏,該産品的下行風險大於同類平均。 此外,統計顯示,有約17家券商資管産品進入回報榜前40,而有23家券商則位落後40。其中,同時有産品進入前、後排名的券商有國泰君安、中信、中航、中山及中銀國際五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