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局人士:第三次經濟普查難涉及住房
2013-07-02   作者:劉德炳  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分享到:
【字號

  個人住房普查是調節住房公平的一個重要手段。但在住房改革啟動幾十年來,住房普查並未有效進行推進。無論是此前的第六輪人口普查,還是如今正在開展的第三次經濟普查,均未有實質性的住房普查環節。
  原鐵道部長劉志軍案涉374套房産被追回,廣東“房爺”被舉報有192套房,山西“房媳”張彥家族在北京等地有十余處房産……
  到底有多少人不合理或不合法地擁有十套、百套房子?又有多少人因為高房價而望房興嘆,這一切都沒有答案。
  然而,弄清這一切,無論對於民生還是中國經濟,都有着太大太大的意義。有人説,過去多次樓市調控乃至經濟政策的進退失據,就是因為缺乏中國住房情況這份基礎數據。
  眼下,我國正在着手進行第三次經濟普查,普查標準時點為2013年12月31日,普查時期資料為2013年年度資料。業內人士建議,能否借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之機進行住房普查呢?對此,國家統計局有關人士和專家均&&困難重重。

  大量房産未納入住房信息系統

  從記者走訪來看,儘管各地政府均有自己的住房信息系統,但這一系統實際上有較大缺陷。即便在住房信息系統相對較為完備的一線城市,其住建部門負責人也對記者坦言,還有大量房産並不在住房信息系統之中。
  記者了解到,在一二線城市,有大量老舊房産並未實現電子化,即並不在住房信息系統中,此外還有大量的小産權房、央産房、自建房、違建房,更游離在這一系統之外,而這些房産,數量比較龐大,其中,業界估計僅小産權房的規模全國就高達數十億平方米。很顯然,目前這些數據是一片空白。
  2010年下半年,住建部啟動了全國40個重點城市的個人住房信息系統建設工作,並於2012年6月底實現聯網。今年還將繼續擴大聯網城市。
  但住建部在使用信息上也面臨着很大的壓力。有媒體報道稱,近日,住建部與40個首批聯網城市簽訂了“數據採集和使用安全協議”,內容包括,住建部不設房屋産權查詢端口,亦不擁有查詢權限,個人住房信息的查詢權仍保留在地方政府。
  更多的城市則拒絕聯網或者在拖延。
  這一切均使得我國的住房基礎數據成了一個謎。
  一位業內人士&&,個人住房普查是調節住房公平的一個重要手段。一旦掌握了真實全面的住房基礎數據,那麼依靠灰色收入大量購買住房資源的行為將無所遁形。

  第三次經濟普查很難涉及住房

  儘管意義重大,但在住房改革啟動幾十年來,住房普查並未有效進行推進。記者注意到,無論是此前的第六輪人口普查,還是如今正在開展的第三次經濟普查,均未有實質性的住房普查環節。
  2010年進行第六次人口普查時,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曾指出,入戶調查的住房信息,對於判斷當前居民的居住情況會起到很好的作用,對分析住房的使用情況和閒置情況會提供一定的資料。
  但分析人士指出,由於是抽取部分樣本調查了住房情況,信息不全,因此第六次人口普查中獲取的住房數據並不完全。
  2011年底,北京市開展了全市實有人口服務管理全覆蓋體系建設,截至2012年3月底,這項統計完成了87.7%。通過調查,初步統計顯示:北京市有381萬套房屋空置。
  這一數據公開後,立即在市場上引起了軒然大波。北京市有關部門隨即&&,這並不是北京市空置房屋的最後數據,由於統計方式的問題,很多空置房屋在接下來的普查中會劃為有人住的房屋。
  住房普查的難度和敏感性,於此可見一斑。
  而在第三次經濟普查中,據國家統計局公布,本次經濟普查旨在全面調查了解我國第二産業和第三産業的發展規模及布局,其中包括房地産業。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曹建海向《中國經濟周刊》&&,本次經濟普查主要針對企業、法人、單位等的二産、三産,而住房在投資品和消費品之間定位模糊,因此,第三次經濟普查並沒有也難以對住房進行普查。

  住房普查會侵犯個人財産隱私?

  統計範疇、方式只是問題的表象,住房普查之所以難以推進,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國家統計局有關人士向記者&&,隨着房地産市場的發展,如今我國住房資源得到較大增長,很多人都有二套房、三套房乃至更多房産,出於保護隱私和個人財産等因素考慮,這部分人並不希望普查個人房産。
  據了解,在第六次人口普查中,有一些內容涉及到住房情況,此次普查中約10%的住戶將填寫包括45個項目的長表,其餘住戶填寫包括18個項目的短表。在長表中有較為詳細的住房情況統計,包含住房面積、間數等。
  國家統計局有關人士&&,由於害怕個人財産隱私被侵犯,長表一度遭到了普查對象的抵制,直到解釋了本次人口普查並未對房屋的歸屬、戶主名下共有幾套房産等問題進行統計後,調查才最終順利進行。
  這位人士進一步向記者&&,在普查中,如果沒有房主的支持,那麼住房普查根本就無法進行。因為從普查程序上説,每一項普查最終需要普查對象的簽字,但如對方不肯配合簽字或者以其他方式進行抵制,那麼住房登記是比較難的。
  鄭紅玉&&,房産不同於普通的商品,它並不能完全歸結到經濟,更應該歸結到社會、民生問題,因此,不能寄希望於在第三次經濟普查中進行住房普查。而且,目前來看,政府也並沒有普查住房的決心。
  曹建海認為,部分官員房産太多,也是其中的一個阻力。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住建部住房信息聯網工程進展緩慢 "擴圍"任務受阻 2013-06-30
19省市公務員住房補貼面積標準:部分廳級不如科級 2013-06-29
英國公布6月份住房價格 2013-06-28
寄望“住房聯網反腐”本就不切實際 2013-06-24
大限將至 住房信息聯網進展緩慢 2013-06-17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