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郵票借勢神十飛天市場熱銷
2013-07-01   作者:沈婷婷  來源:天府早報
分享到:
【字號

   6月11日,神舟十號順利飛天並與天宮一號成功對接,近年來發行的航天題材郵票開始在收藏市場上熱鬧了起來,市值出現小幅增長。尤其以2003年發行的《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成功》紀念郵票郵票最受歡迎。  
  據悉,該郵票發行量達到1020萬枚,一套共2枚,面額分別為80分和2元,共2.8元。昨日,記者走訪成都文殊院和送仙橋收藏市場了解到,神舟十號成功發射後,不少成都的收藏家就專門前去詢問航天題材郵票的升值情況。年初售價在100元左右的《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成功》紀念郵票,現已漲至120元,漲幅達20%。不過業內人&&,建議藏家入手仍需謹慎。

  “航天”單品漲幅較大 

  文殊院收藏店楊先生,他收藏郵票20年了,10多年前就開始收藏航天題材的郵票,從收藏投資的角度看,航天題材的個性化郵票增值空間並不是很大,因以重大事件為題材,才有了重要的紀念與收藏價值。
  6月11日,神舟十號順利飛天並與天宮一號成功對接,航天題材的主題收藏熱起來,其中郵票、金銀幣等藏品市值有小幅增長。  
  楊先生説,《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成功》紀念郵票,裏面共有兩枚,一枚面值2元,一枚面值0.8元。“雖然發行量達到1020萬枚,但因為是紀念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成功,意義特別,追捧指數較高,延續性強,增值潛力一直被看好。“在年初的時候售價是100元左右,現已漲至120元,上漲了20元/套。”  
  除此之外,記者還了解到,2000年,“神一”郵票,發行面值1.6元,目前市場價在20元左右。2006年發行的“神六”,一套兩枚,面值1.6元,目前市值為10元。

  “航天”搭載品附加值高   

  航天題材的郵票、紀念封和紀念章,不僅可以讓藏友欣賞到航天發射的壯觀景象,而且還能夠進一步了解中國航天的發展成就,受到藏友青睞。  
  航天員肖像紀念封、3枚版航天員肖像個性化郵票等等,這些航天題材的搭載品頗為搶手。在神舟三號以及神舟四號的飛船上也搭載過紀念品,其搭載品特殊意義就在於通過郵戳以及相關圖案記載了一段歷史。  
  楊利偉乘“神五”邀游太空的紀念幣價格則上升了五成多。從“神一”到“神六”的成套編號郵票,市場價已被炒到15萬元。與搭載封相比,一般紀念封的價格只在10元左右。   
  一位藏家説,10年前,他就與航天英雄——楊利偉結識,他們共同策劃了一組別具意義的搭載品郵票。策劃程序為:楊利偉把航天專題郵票帶入飛船,成功返回後,每個航天員簽名留念,公證處蓋章。由於航天題材郵票加入這些搭載因素,具有特殊意義,現價值連城。“航天”藏品尤顯珍貴“1957年,蘇聯發射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為了紀念這一事件,1958年中國發行了第一枚航天題材的郵票。”提起航天題材主題收藏,藏家放眼國外航天事業發展的歷程及相關藏品。有關人士説,有藏家參觀過幾個國家的航天博物館,收集的各國航天題材的藏品尤顯珍貴。  
  國外收藏航天藏品包括航天器部件、使用品等。如航天員用過的手錶、臂章等,因為在航天計劃中使用過,因此價格扶搖直上。  
  例如,在神舟三號上搭載的1001個金箔,在2000年的拍賣會上,10個具有特殊紀念意義編號的金箔全部成功拍出,成交價均在1.5萬元以上。因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又被稱為921工程,其中編號為921號的金箔更是拍到了2.3萬元。從國內情況而言,這類藏品的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專家提醒>>>藏家入手 仍需謹慎   

  事實上,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號,每次都會發行個性化郵票。不過從歷年發行的紀念郵票看,後期市場反應都不大,唯獨《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成功》特別紀念郵票卓然於市場。因此業內人士&&,從長遠來看其升值空間是有限的,建議各類藏家根據自己的興趣與實力,選取符合自己的郵票品類進行收藏與投資,不能過於刻意跟蹤重大事件與市場動態。
  楊先生也&&,“航天題材藏品固然珍貴,如果從神舟一號就開始入手,成套收集,其價值就比較可觀。不過投資航天類題材郵票,還是建議消費者要抱着審慎的態度”。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神十飛天升溫航天收藏 2013-06-13
神十上天航天軍工再迎炒作主題 2013-06-13
滬指現4連陽 航天航空漲幅居前 2013-05-29
航天科技成果將亮相北京科博會 2013-05-04
頻繁剝離光伏業務 航天機電或謀求退出光伏行業 2013-03-01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