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chino用"壞品味"搶時髦
2013-06-19   作者:李寵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分享到:
【字號
    近日,時裝品牌Moschino首次把2014男裝春夏系列和兩條女裝線早春系列發布會搬到上海舉行,而這也是品牌今年成立三十周年的慶祝活動之一。但Moschino的“壞品味”能被中國消費者買單嗎?
  當年Franco Moschino在意大利成立自己的公司Moonshadow並推出個人時裝品牌。這位早前專修藝術並為Gianni Versace、Karl Lagerfeld做過一段時間助理的設計師很快用自己的奇思妙想征服了高傲冷艷的時尚界。《女裝日報》在對其首個系列的報道中寫道:“Franco Moschino給超模Pat Cleveland穿上絲質晚裝,卻是用一雙運動鞋做搭配。模特的手裏還拎着一個垃圾袋!”
  這樣的出位舉動向來是Franco Moschino的招牌好戲。設計師本人也曾經信誓旦旦地説過:“這個世界上,好品味並不存在!”他設計的外套從背面看上去就像是一張撲克牌;一條晚裝裙完全是用泰迪熊仔堆積出來;夾克的背後繡上“浪費錢”或者“這件很貴!”的字樣;一件有着十英尺長袖子的襯衫,一條袖子上寫着“時尚受害者專屬襯衫”,另一條上則寫着“I’m full of shirt”。剛在上海發布的男裝商品線,早年剛成立時也是被穿在女模特們的身上進行展示。這種挑戰權威的玩鬧精神一直貫穿在Moschino的整個設計生涯中。
  他的生前搭檔,現任品牌藝術總監Rossella Jardini也回憶道:“有的時候他還會對我説,這個季度我只想畫畫,你來做這個新系列吧。或者他叫團隊中的所有人每個人隨便設計一點東西,然後堆在一起構成新的系列。”
  “我不是什麼時裝設計師,”Franco Moschino在1991年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説道,“我是名畫家,是裝飾藝術家。我可不是什麼新時代的權威人物。”在其去世後,《紐約時報》在他的訃告中也寫道:“Moschino通過相當尋常的面料來探討了附在其上面的信息和符號哲學究竟能有多少內涵,而不是像Issey Miyake那些設計師們一樣靠發明新的服裝輪廓或製衣面料而取勝。”
  不少人將Franco Moschino同法國設計師Jean Paul Gaultier相提並論。兩者確實有些相似之處:都有過“時尚界壞孩子”的稱號;都顯出一種反權威的傾向等等。但Jean Paul Gaultier着重於對服裝款式、性別概念上下功夫;而Franco Moschino更多是對現有的基本款式加以改造,注入自己的幽默和見解。好比,Franco Moschino十分喜歡調侃自己的同行們,對他們的代表作品進行重新演繹:Chanel的經典軟呢外套被加上了花哨的塑料飾邊;Miuccia Prada設計的尼龍手袋被Moschino用比薩店外賣餐袋設計出復刻版。
  在Franco Moschino這裡,時尚就是一出引人發笑的喜劇。在他的秀場上,馬戲團的小丑、雜技演員等都被請來表演;經典動畫人物Miss Piggy也被找來演繹設計師的婚紗系列作品。Franco Moschino還為秀場內的觀眾們準備了西紅柿和鮮花,叫他們隨心情和新系列的優劣程度來做出相應的反應。他也很少會出來謝幕——除了一次,還是因為設計師穿了女裝,要出來調侃一下。還有一次,Moschino在時裝秀進行到一半時跑出來,把所有的模特都趕下&。台下的觀眾們呆呆地單坐了半個小時,才意識到這也是Franco Moschino的一個玩笑——時裝秀早結束了。
  Moschino的廣告也成為了設計師宣傳自己社會主張的陣地。抗擊毒品、拒絕暴力、善待動物……這些都先後成為了Moschino廣告的主題。甚至有時設計師自己也現身説法,梳着一撇小鬍子,穿着一條女式漁網襪出現在廣告當中,一同出鏡的還有動畫《大力水手》裏的主人公們。1994年,Franco Moschino由於艾滋病併發癥去世。頗具玩笑意味的是,他生前最後一場時裝秀,還是為抗擊兒童艾滋病基金會舉辦的慈善活動。
  Franco Moschino的一舉一動都很有早前二三十年代Elsa Schiaparelli的影子,而Moschino也作為新時期的“Schiaparelli”,對後代設計師們産生了影響:Gareth Pugh不久前將Moschino的垃圾袋晚裝裙重新演繹(不過Moschino想要表達的是“時尚是垃圾”,而Gareth Pugh單純只是想要展示自己的技巧高超)。
  Moschino為自詡嚴肅的時尚界帶來了難得的幽默感。在Franco Moschino這裡你可能找不到好品味所在。但就像是傳奇時裝編輯Diana Vreeland説過的那樣:“比起沒有品位我寧願要壞品味。因為壞品味要有趣多了!”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像上世紀六十年代那樣時髦 2013-03-12
想不時髦都難的指尖小宇宙 2012-12-18
紐約客的時髦珠寶賞鑒 2012-12-05
時髦中國人:追逐最新最潮最火熱 2012-05-21
銀監會原主席劉明康:人民幣國際化不是趕時髦 2012-04-03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