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品信託兌付或臨難題
2013-06-17   作者:  來源:成都商報
分享到:
【字號

    2013年,對於眾多藝術品信託來説,可能是一個更艱難的年頭。
  目前,各大拍賣行2013年春拍基本塵埃落定,市場整體顯得理性和平淡,今年春拍作品單價鮮見高價。這樣的拍賣行情,令不少藝術品信託投資者擔憂。
  據用益信託工作室不完全統計,將有17家信託公司的40款産品於2013年到期,涉及資金規模為38.52億元,其中不少藝術品信託成立時間是 在藝術品最為火爆的2011年,比如中融信託即將到期的“融美4-9號藝術品信託”,北京信託的“寶獅一號”更是在最狂熱的2011年春拍期間成立。這些 藝術品信託,到期後是否能償付本金和利息?
  據記者了解,目前藝術品信託的標的物退出主要有幾種方式,最主要是通過藝術品拍賣變現;此外是同藏傢俬下交易;第三個方式就是融資方協議,産品到期後由原持有人回購,目前,通過拍賣渠道退出是藝術品信託的主要退出方式。
  “照今年這行情,退出可能很懸,”一位資深收藏家不無擔憂地指出,此前發行的藝術品信託,不少作品建倉時間恰恰是藝術品還未退燒的時候,“尤其是當代油畫,想出手不太容易。”
  有業內人士指出,不少曾經備受市場熱捧的藝術品,價格貶值了不少。如吳冠中1978年創作的《石頭林裏有人家》,與2011年相比貶值約51%;謝稚柳1956年的作品《西湖富春紀游》,貶值約44%。
  “信託公司考慮到産品到期後可能産生的風險,通常會提前結束計劃,或者不排除自己買單。”一位信託業資深人士&&,藝術品投資通常有一個較長期 限,但僅僅一兩年可能很難實現大幅升值,而如果藝術品信託到期後,市場無法實現退出,“如果不想自己買單,就必須找到資金對接,或新發信託接盤,或發理財 産品接手,有點像龐氏騙局,雪球越滾越大,風險慢慢積累。”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藝術品的真偽誰能一錘定音 2013-06-14
巴黎:柏林墻拍賣藝術品展示 2013-06-07
亞洲藝術品市場領頭羊將落誰家 2013-06-04
藝術品份額:從飆升18倍到無量跌停 2013-05-30
藝術品最重要作用是欣賞不是套現 2013-05-27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