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弱復蘇的大背景下,資本市場亦略顯乏力,而今年以來基金市場的略顯暖意則實屬不易。僅從剛剛過去的5月份數據來看,各類型基金全部上漲,其中股票型基金漲幅最好,上漲10.43%:混合型、指數型基金分別上漲8.46%、8.00%;債券型、貨幣型基金分別上漲1.84%、0.32%;QDII基金上漲0.16%。各家基金無論從基金業績、新産品發行數量、首發規模還是産品創新等諸多方面都有不錯的表現。
新基金回暖 固收仍佔主導
新基金的發行熱潮依舊,無論發行數量還是募集規模,今年以來都有不俗的表現。統計顯示,截至6月6日,今年以來已先後有57家基金公司旗下的150隻新基金獲准設立,首發募集資金共計近3200億元,平均每只新基金首募21.3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成立數量和首發金額同比分別提升78.57%和71.75%。
Wind統計顯示,新發基金中,股票型基金32隻(其中有20隻為指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12隻、債券型基金73隻、貨幣市場型基金11隻、保本型基金12隻、QDII型基金6隻、封閉式基金4隻,首發募資金額分別為312.86億元、94.74億元、2420.22億元、225.91億元、117.89億元、42.81億元和40.43億元。
具體來看,華夏和嘉實兩家公司均有10隻新産品推出,是設立新基金數量最多的公司;而工銀瑞信新發産品也多達7隻,首發募資總額達到305.15億元,為57家年內發新品的基金公司中,首募金額最高的一家。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今年以來偏股型基金的業績表現不錯,但由於市場的不景氣,固定收益類産品、尤其是債券型基金仍然受到投資者的青睞。很多大型的老公司今年也繼續將發力點集中到債券型基金身上,不少次新基金公司也將首只産品定位於固定收益産品。
統計顯示,固定收益類基金今年以來成立數量佔全部新設立基金總數的64%,首發募資佔總額的86.52%,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182.35%和123.63%。
對於新基金密集發行的持續,一位基金公司人士指出,新基金申請條件的放鬆,由核準制改為註冊制,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基金公司報備和發行新産品的數量激增,一輪基金公司之間的實力較量也拉開帷幕。
新基創新不止 準電商産品“迎考”
除了以固定收益産品為主導的新基金密集發行,各家基金公司在産品設計、發行方式等諸多方面也頗具心思。
近日,天弘基金在業內推出的首只支付寶定制産品——天弘增利寶貨幣基金已於5月29日成立。值得注意的是,該基金募集期僅一天且全部為公司直銷,最後募集規模為2.01億元。這樣的首募規模雖然在今年新基金的發行中創下了新低,但是不依託銀行而直銷取得如此的成績,也是一種突破。
據天弘基金介紹,天弘增利寶是為支付寶客戶定制的一隻貨幣基金,該基金以天弘基金為唯一銷售機構,以支付寶作為唯一直銷推廣平台,支付寶用戶通過該平台可以直接申購天弘增利寶,並且以後在購物時可直接以貨幣基金份額進行支付。記者從相關負責人方面了解到,真正的支付寶直銷推廣平台將於6月內上線。
基金公司的直銷和基於支付寶網站直銷的不同點,在於直銷推廣平台不同,平台的資質、流量、用戶數量不同。數據顯示,目前一般基金公司網站日均瀏覽量為幾千次到一萬次,支付寶網站日均瀏覽量則達幾千萬到上億次,支付寶有億級的用戶群。
市場人士指出,增利寶作為直銷內嵌在支付寶網站的産品,其能在多大程度上打通基金公司與支付機構之間的銜接環節,還有待上線後進一步觀察。
無論是基金還是券商機構,對於電商消費賬戶裏面的閒置資金都覬覦已久。“如今網購越來越普及,人們的消費方式已經發生不小的變化。雖然單獨來看,每個人的消費賬戶資金未必多,但由於基數龐大,整體計算起來還是非常可觀的。”一位基金公司銷售部門人士&&。
而此前,據一位基金公司人士介紹,目前盤活閒置消費資金功能因受限於法規而無法真正鋪開。這實際上涉及到兩個客戶群體的問題,眼下使用貨幣基金支付功能的仍屬於理財需求群體,這與原有基金銷售渠道群體實質上是重合的,而更為廣闊的消費群體則不在此範圍內。由於目前涉及到基金資金賬戶支付等問題,須遵循央行的相關規定,這使得客戶使用電商平台購買基金時,其支付賬戶實質上是兩個獨立回路的賬戶,分別為購買一般産品的“消費賬戶”和購買基金産品的“理財賬戶”。這也使得很多基金公司與電商平台設想中的基金電商新産品無法實現原來設想的是盤活電商消費賬戶閒置資金、從而實現電商現金管理業務的空間打開。
此外,在産品方面,伴隨內地首批黃金ETF及其聯接基金獲頒“準生證”,中國投資者又擁有了一條新的黃金投資渠道。
近日,來自華安基金的消息稱,歷經四年籌備的華安黃金ETF及聯接基金日前已獲得證監會批准,將盡快安排正式發行,而國泰基金旗下黃金ETF也同期獲批。據了解,首批黃金ETF主要投資於上海黃金交易所場內的黃金現貨合約,以追蹤國內黃金現貨價格的走勢。基金份額以人民幣標價,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投資者可以像買賣股票一樣進行份額交易,也可以使用黃金現貨合約在一級市場進行申購和贖回。
鼓勵長期投資 基金短炒將受“懲罰”
對於投資者而言,未來頻繁贖回更換基金將可能受到“懲罰”。
6月7日,證監會在例行發布會上發布了修訂後的《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銷售費用管理規定》,並將於今年8月1日正式實施。新規鼓勵差異化、市場化的費率徵收機制;並要求對持有期少於6個月的贖回行為強制徵收懲罰性贖回費,該部分費用將計入基金財産,以鼓勵長期投資。
隨着市場不斷創新發展,現有的費用定價機制、費率水平及銷售機構盈利模式等方面逐步出現了一些影響市場化競爭的問題,如同一類産品收費模式和水平幾無差異,部分銷售機構引導投資人頻繁申購贖回基金等。證監會新聞發言人指出,新規要求對持續持有期少於6個月的贖回行為強制徵收一定比例的懲罰性贖回費,以避免短期頻繁交易對長期持有人利益造成損害,鼓勵長期投資。該部分懲罰性贖回費將按照不同比例計入基金財産。新規明確,強制性懲罰性贖回費規定只適用於除ETF基金、LOF基金、分級基金、指數基金、短期理財産品基金等之外的股票基金或混合基金。
針對不利於基金運作的市場短炒行為,規定強調,“對持續持有期少於7日的投資人,收取不低於1.5%的贖回費,對持續持有期少於30日的投資人,收取不低於0.75%的贖回費,並將上述贖回費全額計入基金財産;對持續持有期少於3個月的投資人收取不低於0.5%的贖回費,並將不低於贖回費總額的75%計入基金財産;對持續持有期長於3個月但少於6個月的投資人,收取不低於0.5%的贖回費,並將不低於贖回費總額的50%計入基金財産;對持續持有期長於6個月的投資人,應當將不低於贖回費總額的25%計入基金財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