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公司子公司再報新的動態。
5月27日,益民基金公告,旗下國泓資産管理有限公司已在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辦理完成工商註冊登記,取得營業執照。3月19日,益民基金獲得了證監會核準設立子公司的批復,根據公開信息,國泓資産管理有限公司是第28家基金公司子公司。
同一天,雖然證監會網站並未披露,但據透露,華富基金已於近期獲得專戶子公司批文。此外,北京和深圳均有基金公司子公司新獲批。這意味着,設立基金公司子公司的數量已經超過30家。
然而,基金子公司審批已有新的玩法。據深圳一家基金公司人士透露,如果沒有業務儲備很難拿到批文,已經設立子公司的基金公司子公司如果長期沒有業務,其子公司牌照也將被收回。
無業務無牌照
對於有着天然優勢的基金公司而言,子公司是快速擴充資産管理規模的途徑。對於銀行係和信託係的基金公司尤其如此。
2010年9月,銀監會頒佈了《信託公司凈資本管理辦法》,其核心是管理層約束兩個指標:凈資本與風險資本。辦法要求信託公司凈資本與其風險資本的比值不小於100%,建立了風險資本與凈資本的對應關係,使各項業務的風險資本均有相應的凈資本支撐。
“當證監會允許創設子公司後,我們的股東立刻意識到,基金子公司就是不受銀監會監管,不受信託法規約束的信託公司,於是第一時間申報設立子公司。”深圳一家基金公司人士稱,在該公司子公司成立後,其股東將佔用資本金較大的項目轉移到基金公司子公司層面操作。
“我們接觸了很多基金公司子公司的産品,跟信託發行的産品重合。”深圳啟元財富總經理葛智華&&。
除此之外,基金公司子公司另一項主流業務就是銀行的通道業務,葛智華介紹:“除了類信託産品,基金公司子公司另一業務就是銀行的通道業務。項目、資金都是銀行的,基金公司子公司不過是幫銀行把表內業務轉移到表外。”
於是,有着信託和銀行背景的基金公司旗下子公司業務發展多數比較順利。
然而,並不是每家基金公司子公司都有這樣的背景優勢。
“我們的股東是證券公司,沒有什麼優勢。我們目前還在探討業務發展方向。”北京一家基金公司人士透露,該公司的子公司早已設立,卻沒有開展任何業務。
而對於這些沒有業務的公司而言,其子公司的牌照可能不保。
據深圳一家基金公司人士透露,管理層對基金公司子公司的審批設置了更嚴格的條件。審核不僅需要常規的上報資料,更需要上交子公司業務方向、如何經營、如何風控等,甚至詢問項目儲備的情況。而已經設立的基金公司專項子公司如果長期不開展業務,其牌照則有可能被收回。
去年年底,當基金公司子公司獲准設立後,不少基金公司本着搶到一張門票的想法創設子公司,其要做什麼考慮得並不清楚。
深圳一家大型基金公司人士透露,去年11月份,該公司就開始調研子公司的業務方向,在和信託、創投、保險等各類機構交流後,卻仍然對基金公司子公司業務模式感到困惑。即便如此,該公司也較早拿到了子公司的批文,但是很長時間並沒有急於開展業務,最近才開始嘗試一些通道業務。
風險不小
然而,向記者透露監管新規的深圳某基金公司人士稱,管理層之所以設立更多門檻,是看到了基金公司子公司發展的問題。“或者成為信託風險的接盤者,或者成為銀行表內業務的轉移通道,子公司沒有核心的業務模式,這並不是管理層允許基金公司設立投資子公司的初衷。”
匯添富貨幣基金經理王玨池在5月27日也發文認為,類信託業務是存在問題的。
第三方財富管理公司啟元財富總經理葛智華在接觸了許多基金公司子公司産品後,卻始終沒有代理一單基金公司子公司的業務。
“我是從基金公司出來的,並非不了解基金公司;基金公司子公司的許多人是從信託公司出來的,他們也有着很強的信託經驗。子公司開發的類信託産品,我依然不敢銷售。”葛智華介紹,“信託公司註冊資本普遍較高,抗風性能力較強,即便出了風險也有完善的處理方式。但基金公司都沒有。”
王玨池認為,基金公司做類信託業務和通道業務並不是基金公司的優勢,其優勢還是在證券市場上。“對於碩大的證券市場,投資者的需求是多方面的,能創設的股權、債權、收益權項目是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