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降息潮 外幣理財品發行降溫
2013-05-21   作者:張苧月  來源:上海證券報
分享到:
【字號

    今年3月開始,各國央行活躍於刺激經濟增長的“第一線”,啟動了全球降息潮。步入5月,這股浪潮掀起了更大“羊群效應”。歐洲、澳洲和韓國等發達經濟體相繼宣布降息,印度、越南等新興經濟體也再度下調了基準利率。記者發現,受各國央行降息的影響,相應的外幣類銀行理財産品的發行量持續所萎縮。

  外幣理財産品市場佔比下滑

  自今年3月起,外幣理財産品的發行量便呈下降趨勢。普益財富數據顯示,截至4月底,外幣産品的市場佔比從2月的6.13%下滑至3.77%,美元、澳元、港幣、歐元的産品發行量較上月均出現萎縮,英鎊和日元類幣種産品甚至已停發。例如,交通銀行曾於4月中發行公告稱,將停止發售得利寶新綠和得利寶至尊新綠個人外幣理財産品。
  5月2日開始,歐洲、澳洲和韓國央行相繼&&降息決議。5月4日當周,外幣理財産品共發行24款,美元、澳幣、港幣、歐元類理財産品的發行量分別為12、7、4和1款。不過,據上周數據統計,外幣理財産品發行量已降至19款,除港幣類理財産品小幅增加一款外,其他三類幣種産品的發行量均有所減少,且歐元類理財産品出現零發售。
  在19款外幣産品中,外幣債券和貨幣市場類理財産品共發行7款,較前一週減少3款。

  降息影響外幣理財産品收益率

  業內專家分析,現階段外幣理財産品的發行量減少,主要歸因於兩點。首先,全球央行相繼降息,特別是發達國家的降息政策,令相對應的貨幣利率低迷,産品收益率隨之下調。在此情況下,市場資金不青睞低收益投資,加大了銀行發售該類産品的難度。
  “國外央行的降息政策,有可能導致相應的外幣産品發行量下降。不過,國內外幣的供求情況,也是銀行調整産品發售的重要因素。”渣打銀行(中國)個人銀行財富管理部産品總監鄭毓棟補充到。
  其次,在全球多數貨幣普跌,人民幣持續升值的情況下,投資者恐未來匯兌時,外幣對人民幣的購買力或進一步減弱,導致資産縮水。因此,外幣類理財産品的發售魅力繼續下降。
  記者觀察到,從去年四季度開始,人民幣對美元、港幣、歐元等貨幣的匯價始終處於升值狀態。5月,美元對人民幣中間價強勢突破6.2關口,再創歷史新高。同時,人民幣對港幣中間價也首次突破0.8。這意味着,如果外幣理財産品此時到期,而投資者選擇將外幣兌換成本幣,則將承受人民幣升值所帶來的匯兌損失。
  交通銀行某客戶經理告訴記者,鋻於匯率市場變動較多,銀行方面通常不建議人民幣持有者購買外幣類理財産品,QDII産品和某些外匯專享類投資産品除外。不過,由於外幣類理財産品的收益率高於該幣種的存款利率,對外幣有持續需求的人士,如海外學子和日後有移民計劃的客戶,可適當購買該類産品以規避該幣種日後進一步貶值。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全球新一輪降息潮加劇金融市場波動 2013-05-21
如何看待全球降息潮 2013-05-20
降息潮背後的貨幣戰魅影 2013-05-08
澳央行降息50個基點 全球或再掀降息潮 2012-05-02
印度三年首次降息助推全球降息潮 2012-04-18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