兌美元破6.2 人民幣升值步步驚心
2013-05-09   作者:梁齡  來源:重慶商報
分享到:
【字號

    昨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1980,大幅升值103點,強勢突破6.2關口,再次刷新2005年匯改以來的最高價位。對於市民出國旅游消費來説成本在減少,但對於出口企業來説卻不得不面對利潤的縮水。

  人民幣兌美元首破6.2

  昨日,根據央行網站消息,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2013年5月8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1美元兌人民幣6.1980元,較前一交易日大漲103基點,一舉突破6.2關口,並再次創下匯改以來新高。值得留意的是,昨日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盤中突破6.15關口,也同步刷新了匯改以來新高。昨日,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開盤即刷新匯改以來最高水平,報6.1435,盤中最高觸及6.1424。
  對於此輪人民幣升值的原因,資深外匯研究專家湯亞鍵在接受商報記者採訪時説,主要原因在於發達國家量化寬鬆政策引發的競爭性貨幣貶值,造成國際資本流入我國加劇。同時,中國外匯管理機構宣布抑制人民幣升值潛在投機活動新條例以來,儘管新條例産生了迅速的影響,但尚未改變人民幣升勢。

  一台摩托出口損失上千元

  “人民幣升值意味着企業利潤在縮水。”力帆進出口公司副總經理朱小滿對商報記者坦言,摩托車整車出口是該公司摩托車板塊的重要收入來源,按照3年前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為8.25:1計算,同樣賣出一台500美元的摩托車,利潤要縮水上千元。
  重慶秋田齒輪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付中秋告訴商報記者説,2012年4月9日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還是1美元兌人民幣6.3021元,昨天就變成了6.1980元,同樣是10萬美元,按人民幣算僅1年就縮水1041元。在外貿需求復蘇不強烈的背景下,為了留住客戶完全不敢擅自提價,只能靠通過提高企業內控管理能力來節約成本。
  對此,銀行理財專家建議,企業可以通過遠期結售匯業務規避匯率波動風險。不過,華泰證券分析師&&,人民幣升值對於原料主要靠進口、或者借有大量外債的公司而言,屬於利好。

  留學花5萬美元可省上萬元

  昨日,商報記者走訪市內商業銀行發現,隨着人民幣匯率的走高,前來兌換外幣的市民增加了兩成左右,其中很多前來填購匯單的都是近期有出國旅游等需求的消費者。據了解,以留學美國為例,留學美國讀碩士,一年需要5萬美元左右。這筆錢折算成人民幣,按照2011年4月8日1美元兌人民幣6.5420元的中間價計算,需要32.71萬元,但按現在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計算只要30.99萬元左右,能節省1.72萬元。

  持少量外幣建議換人民幣

  中信銀行重慶分行理財師譚建霞提醒,對於持有少量外匯資金的人來説,可能及時結匯兌換成人民幣比較划算;但對於資金量比較大而且仍然具有外匯往來需要的外匯持有人來講,更合理的做法其實是進行結構性存款。此外,外幣理財並不適合所有的人,而那些沒有進入門檻的投資者,只能選擇定期存款,存在貶值的風險。從目前的情況看,未來人民幣依然會繼續升值。

  新聞縱深

  人民幣匯率年內或將逼近6.1

  昨日,數名經濟學家在接受商報記者採訪時&&,人民幣升值的趨勢短期仍難改變,年內有可能突破6.1關口。
  伴隨着人民幣匯率的連續走高,來勢洶洶的境外“熱錢”也引起了監管部門的重視。國家外匯管理局於5月6日開始出手堵“熱錢”。根據外匯局下發通知,對虛構貿易背景、套利交易、異常跨境資金流入等行為,提出警示及相關防控措施,要求銀行嚴查虛假貿易,同時限制銀行系統做空美元的能力。
  資深外匯研究專家湯亞鍵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這些新措施對於人民幣升值的速度和規模會造成一定的影響,但並不能阻止其上升的趨勢。可以預見的是,5月的人民幣升值速度不會像4月一樣“暴風驟雨”,但仍會保持升值的趨勢。湯亞鍵認為,4月人民幣升值幅度超出預期。人民幣即期匯率今年的波動區間是6.1到6.3。人民幣匯率短期逆轉升勢不易。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劉利剛建議,中國仍然應該讓人民幣與美元脫鉤,實現人民幣匯率的市場化,完善匯率形成機制。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我國對外承包工程額累積已超萬億美元 2013-05-09
“營銷韓國”成功吸引3.8億美元投資 2013-05-09
4月外貿順差180億美元 扭轉了前月逆差局面 2013-05-08
美財政部發售200億美元為期四週的零利率國庫券 2013-05-08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再創匯改新高 中間價升破6.20 2013-05-08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