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價“跌跌不休”,銀行挂鉤黃金的結構性理財産品也隨之受到影響。Wind的數據顯示,年初以來發行的挂鉤黃金的結構性理財産品,“看漲型”産品大多收益難保,未能達到預期最高收益率。同時,4月以來,發行的挂鉤黃金的理財産品中,除少數銀行繼續發行設定目標區間的産品外,其餘大部分銀行均轉向發行“看跌型”黃金結構性理財産品。
銀行紛紛調整發行策略
由於最近一段時間黃金價格的大跌,多數銀行都轉向發行“看跌型”産品。以招商銀行為例,該行此前同時發行看跌黃金和看漲黃金的結構性理財産品,進入4月份後則改為發行看跌黃金的産品。
平安銀行亦改變策略,4月發行了一款看跌黃金的結構性理財産品。按照産品約定,只要在約1個月後的最終觀察日,金價較期初價格上漲幅度不超過15美元,理財産品即可獲得5%的最高預期收益率。而如果金價1個月內上漲超過15美元,理財産品到期只能獲得0.5%的低收益。
工行是為數不多的近幾個月來一直堅持發行看跌型黃金結構性理財産品的銀行。以4月16日、4月18日起售的産品為例,當時金價已跌至1400美元以下,兩款産品設定的邊界水平分別為1690美元/盎司、1590美元/盎司。按照産品約定,只要30多天觀察期內金價始終處於邊界水平以下,該系列産品即可獲得預期最高收益率。
“由於邊界水平設置較高,30多天內金價突破邊界的可能性較小,應該説工行發行的這一系列産品實現預期最高收益率的可能性較大。”普益財富研究員葉林峰説。
普益財富最新數據顯示,截至4月19日,國內商業銀行發行的黃金挂鉤的結構性理財産品數量為58款,和2012年同期相比減少近兩成,且産品期限有所縮短。除滙豐銀行發行的2款産品期限達到1年半外,工行和招行的該類産品期限都集中在30-90天之間,而2012年同期,有超過一半的産品期限都在90天以上。
金價大跌 看漲型産品收益不保
金價大跌的另一影響就是,前期發行的看漲類産品很難達到預期最高收益率。
以黃金類理財産品發行較多的招行為例,自去年第四季度以來,在該類産品中,招行的發行量佔比達到47%。挂鉤黃金的理財産品同時具有看漲和看跌兩個方向,招行該類産品設計時也多會同時設計“看漲型”和“看跌型”。受金價下跌的影響,今年1月份,招行就有一款到期的黃金類理財産品未能實現預期最高收益率。根據普益財富的統計,在隨後的2月份和3月份,以及4月份的前三周中,招行又有8款挂鉤黃金的結構性産品未能實現預期最高收益率。這些産品都規定黃金到期末的價格如果高於初期價格,則購買人可以獲得預期最高收益率,反之,銀行則只用按照1%的收益率支付。
以2月到期的招商銀行“焦點聯動系列之黃金錶現聯動理財計劃(看漲)(104035)”為例。該産品投資起始日為2012年11月7日,投資期限為92天。産品挂鉤標的為倫敦金銀市場協會黃金現貨上午定盤價。若挂鉤黃金的期末價格大於期初價格,則産品到期收益率為5.30%,否則到期收益率為3.00%。實際情況是,挂鉤黃金的期初價格為1730.50美元/盎司,而投資期間黃金價格有所下跌,使得期末價格低於期初價格,因此該款産品到期收益率為3.00%。
發行量增勢不減
“在當前金價大跌的背景下,不少銀行推出區間型、看跌型甚至看漲型的産品,這些産品並不會因為金價的波動而影響其預期收益率的定價,因為,比如在金價下跌的情況下,銀行可以通過在衍生品上做空交易獲得不低於市場平均水平的收益,銀行同時也可以通過多種金融衍生工具的組合運用對衝産品的風險。”葉林峰分析稱。
不過也有銀行理財師建議,黃金結構性産品的挂鉤標的所涉及金融工具廣泛而複雜,市場影響因素眾多,因而要求投資者對國際金價趨勢波動有一個較精準的判斷。如果投資者不看好未來行情,投資者不妨考慮提前贖回,一般産品説明書上會寫明,投資者違約需要支付的違約金比例。
對於未來挂鉤黃金結構性理財産品的走勢,普益財富判斷,“在未來結構性産品整體發行量增加(受到利率市場化,銀行大力發展理財業務,同時增加預期收益率較高的理財産品發行)的基礎上,相信挂鉤黃金的結構性理財産品的發行量也會相應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