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85隻公募基金新發行募集2050.2億份額,290隻券商集合理財産品發行規模僅為745.68億份
券商資管僅在新發産品數量上勝出,在新發産品的總規模和單只規模上落後,在業績表現上更是“完敗”
自從去年券商發行集合理財産品從審批制改成備案制後,集合理財計劃從設計到面市的周期大大縮短,券商集合理財産品發行數量暴增。今年以來,券商集合理財新發産品達到382隻,這一數值是去年同期的13倍。
作為公募基金新的競爭對手,券商資管産品的發行數量遠超過公募基金。不過,在發行份額方面,相比公募基金卻又望塵莫及,在産品業績表現方面也遜色不少。
以今年一季度為例,公募基金平均每只産品的發行規模為24.12億份,而券商資管産品僅為7.83億份。業績方面,在股票型、混合型、債券型三大類産品的業績比拼中,券商集合理財産品“完敗”公募基金。
新發産品數量遠超
公募基金
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今年以來,券商集合理財新發産品達到382隻,這一數值是去年同期的13倍。其中,股票型産品僅發行1隻,混合型産品發行122隻,佔比為31.9%;債券型産品發行192隻,佔比為50.3%;貨幣型産品發行39隻,佔比為10.2%;另外還有其他類型産品28隻。
如果單從今年一季度來看,數據顯示,券商集合理財共發行産品290隻,依然是債券型産品的發行數量最大。
券商集合理財新發産品數量已經遠超過公募産品。
今年一季度共有85隻公募基金髮行成立,募集總份額2050.2億份,季度同比上升435%,環比下降3.19%。平均每只基金的發行規模為24.12億份,環比略有下降。從發行規模上看,今年一季度的新發基金以較低風險的債券型以及貨幣型基金為主。從平均募集規模來看,較低風險産品受到投資者的青睞,債券型和貨幣型基金的平均募集份額分別為35.3億份和20.4億份。股票型、混合型和QDII基金的平均募集份額均不足10億份。
值得一提的是,就上述數據來看,券商集合理財一季度的新發産品規模遠比不上公募基金。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券商集合理財産品發行份額共計為745.68億份,平均發行份額為7.83億份。相比公募基金2050.2億份的總募集份額和24.12億份的平均發行份額相差甚遠。
另外,今年一季度共成立各類私募産品(包含陽光私募、券商集合理財)399隻,遠超過2012年四季度的238隻,相比去年同期增長接近兩倍。海通證券研報顯示,今年一季度非結構化産品發行依然不見起色,保持與去年四季度相同的37隻,是過去兩年的最低水平;TOT産品(專門投資陽光私募的信託中的信託)自2012年二季度以來略有好轉,每季度新産品成立數量基本保持兩位數;結構化産品和券商集合理財産品發行則呈現火爆形勢,今年一季度結構化産品成立183隻,幾乎是去年四季度的兩倍,並且已經連續4個季度保持高發行量。
自從去年券商集合理財産品成立從審批制改成備案制後,集合理財計劃從設計到面市的周期大大縮短,這也是集合理財産品發行數量暴增的原因。
三大類産品業績
均跑輸公募基金
證監會2月18日正式發布資産管理機構開展公募基金業務暫行規定,允許符合條件的券商、保險、私募及PE等機構可開展公募基金管理業務。公募基金迎來了更多的競爭對手,但在激烈的競爭中,業績才是勝出的關鍵。就目前來看,雖然券商集合理財的發行數量大大超過公募基金,但是在業績方面卻遜色不少。
眾祿基金研究中心統計表明,一季度各類型基金普遍上漲,主動型股票基金平均上漲5.50%,而後是混合型基金上漲4.73%、債券型基金上漲3.36%。
再來看一季度券商集合理財産品的業績。股票型産品一季度平均收益率為3.38%;混合型産品一季度平均收益率為2.94%;債券型産品一季度平均收益率為2.64%。與公募基金的同類産品相比,券商集合理財産品業績不得不“甘敗下風”。
再來看券商資管今年以來的業績情況。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有數據可查的387隻券商集合理財産品平均收益率為3.3%。其中,71隻産品收益為負,佔比為18%。另外,創金穩定收益1期B和中山證券金磚1號收益率達到20%以上,分別為26%和25.5%。除此之外,還有6隻産品收益率超過15%,分別是中銀中國紅穩定價值、國泰君安君得豐一號次級、海通月月贏風險級、東方紅-先鋒7號、光大收益型五期B、平安證券中小盤。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有數據可查的120隻券商小集合産品平均收益率為3.98%。其中,17隻産品收益為負,中航證券的2隻産品業績墊底。另外,有15隻産品今年以來收益率超過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