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門收藏古琴譜的價格難暴漲
2013-04-15   作者:  來源:江南時報
分享到:
【字號

    “絲桐合為琴,中有太古聲。古聲淡無味,不稱今人情。”歷代文人雅士對古琴的那種嚮往和熱愛,至今依然流存,這種情結也因此轉移到古琴譜上。王東收藏古琴譜多年,每年在網絡和現實的拍賣會中蒐羅各種琴譜,樂此不疲。然而,作為古籍善本中專業的藝術品種,古琴譜一直都備受冷落。在王東看來,陽春白雪的古琴譜並不如其他人所想象的高不可攀,收藏的門檻比其他門類其實低得多。

  琴譜雖冷門但收藏門檻低

  這種“准入門檻”更多指的是收藏者的認識基礎。
  上世紀50~60年代,老一代的古琴家和學者就已經對琴譜進行了全面的收集和整理,資料齊全系統化。“老一輩人已經幾乎研究透了,近年市場上所見的琴譜還沒能超過他們研究整理的範圍。”王東説,在古籍善本的領域裏,其他學科的整理情況很可能不及古琴譜這麼完全、完整和細緻,因此對於收藏者來説,在市場上見到的琴譜,除了個別版本外,幾乎都能在前人的研究中找到對應的資料,“從學術意義上講,今人很難超越這些前輩們做的功課。”
  不過,無論在收藏領域,還是在古籍善本中,琴譜都極為冷門、另類。古代的古籍善本藏書家多關注經史子集,即使是風雅的古代文人,也並不都那麼了解古琴譜。胡義成收藏、經營古籍善本多年,既有“紙上”的理論,也有“實戰”的經驗,但對於古琴譜也&&不敢妄加評論:“市場上很少見到古琴譜,我對琴譜也不太了解,不敢碰。”
  對於某些收藏者來説,他們會將琴譜與醫書等同,因為都屬於冷門的專門學科,但是王東認為醫書其實很普及,古代的普通家庭裏都多多少少有幾本醫書,而琴譜就不可能“居家必備”了。

  一場拍賣會通常僅有兩三個買家

  小眾、生僻的古琴譜為何突然浮出水面?王東認為還是因為“古琴熱”帶動的。近年,藝術品拍賣市場中也興起了古琴,一些只存在於書本上、故事中的古琴紛紛現身,並且拍出天價。收藏市場熱帶動了古琴演奏、教學熱,與此同時,古琴譜開始被世人所關注。
  不過,購買琴譜的人很少,王東至今沒有遇到很有實力的買家投入到琴譜中,他認為重要的原因是古琴譜的存量本來很少,很多留存在古琴世家或公藏機構,市場流通量極少,難成投資領域,自然就少有人願意投入。
  王東説,去年網上拍賣的琴譜幾乎被他一個人“搶光”,但也不過只有近20種,總投入才數十萬元:“在拍賣會上也是,大部分琴譜都是沒有經過什麼競價,就順利成交的。”不過,奇怪的是,雖然買家不多,但是琴譜的成交價往往遠超估價。“舉例説,估價2萬元的琴譜,最終能在7萬元左右成交。但是一旦爭到4萬元,就頂多剩下兩個買家在爭奪。”在某場拍賣會上,起拍價500元的琴譜,他最後用1.3萬元買下,就是因為另一個買家跟他一直爭到1萬元才放棄,他的出價多了1000元,加上佣金便是1.3萬元。
  “我參加過很多全國性大拍賣行的古籍善本專場,現場100多個買家,其中也就兩三個人是來買琴譜的。我總結了一下,當場上的叫價到約莫過成交價一半的時候,就往往只剩下兩個人在爭,其他人都旁觀了。”王東以自己的體會來形容琴譜收藏圈子之小,“這樣的拍賣會上往往是我不參加,另一個買家就能低價買到;他不參加,我也能低價拍下。如果兩個人都不去了,就有可能流拍。”

  收藏者説——
  古琴譜的價格難暴漲

  雖然每年出現在市場上的琴譜總成交額也不過數十萬元,但在王東看來,真正有錢的收藏者也不一定能買到好的琴譜,並享受到淘書的樂趣。
  王東認為,由於出版業的發達,如今古籍善本收藏更多的是關注其學術價值了,專業的收藏者收藏包括琴譜在內的古籍,目的已經不是閱讀研究,而是如何將其保存完好,並流存下去。也有人認為,收藏琴譜追求的是版本,他並不同意這個觀點,因為流傳的琴譜多是清代的,明代的極少,而從版本學的標準看,雕刻、印刷精美的琴譜極少。
  不過,他建議收藏者,即使對琴譜感興趣也要認識到,琴譜的價格只能隨行就市,不會發生暴漲,一是畢竟是小眾品種,未必能有接手人,二是定價透明度不高,有很大的偶然性。譬如他曾以2萬元買過一套琴譜,後來在網絡上又見到一套,估價1萬餘元,他想再買,但因為操作失誤而以4萬元買下,一直耿耿於懷無端買貴了。後來一個朋友到山東古玩城看到另一套,想以2萬~3萬元買下,沒想到商家卻最終以4.8萬元賣給其他買家。“琴譜的底價説不準,沒個準,收藏者沒那麼容易把握。”因此,王東建議收藏者不能將琴譜作為投資品種,其投資性、回報率很可能不如大眾投資品種。另外,最好收藏高端的、品相好的琴譜,並要考慮自己對曲子喜歡的程度及情感、審美上的需求。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冷門收藏:一兩萬元可投資古琴譜 2013-04-08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