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清明小長假期間多重利空消息的“空襲”,滬深兩市周一大幅低開,滬綜指瞬間失守年線、半年線與2200點整數關口。不過,多方並未徹底放棄,在午後發起反攻並先後收復滬綜指2200點與半年線。而較之於主板市場的退二進一,中小板與創業板則意氣風發,上演日內V型反轉。
從周一市場表現來看,多方意欲依託半年線發起反攻,且抄底資金具備一定的協同作戰能力,短線在多項技術指標超賣的情況下,技術性反彈或一觸即發;從市場特徵來看,中小市值品種仍是資金主攻的對象,這也意味着存量資金博弈反彈的基調未變,在主力資金按兵不動的背景下,投資者不應對技術性反彈抱有過高的希望。
從年線的運行狀態來看,目前創業板指數最強,高懸於年線上方;中小板綜指次之,盤中擊穿並最終佔上年線;再次為滬綜指,儘管昨日觸底回升,但仍受壓於年線;而深成指則早在2月下旬就開始測試年線支撐,目前已經跌破。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場存在的風格偏好。
年線上下 以小為美
4月8日,滬深兩市再度上演了跌宕起伏的一幕,在早盤滬深兩市大幅低開的背景下,抄底資金的涌入,令接連失去年線、半年線以及2200點整數關口技術支撐的滬綜指上演了“破釜沉舟”的好戲,儘管未能盡數收復失地,但仍頑強重返半年線上方。
早盤,受小長假期間外圍市場大跌、禽流感來襲以及周邊形勢動蕩等三大利空的“空襲”,滬綜指以2196.24點大幅低開1.31%,瞬間失守年線、半年線與2200點整數關口,多方頓時無險可守,正當空方似有一鼓作氣將戰線繼續推進至2150點一線時,多方破釜沉舟,突然發起絕地反擊。午後,滬綜指觸底回升,截至收盤,滬綜指收報2211.59點,下跌13.70點或0.62%,深成指收報8953.84點,下跌10.63點或0.12%。不過,量能並沒有伴隨多方的反攻而顯著放大,這也顯示出投資者對於後市的反彈空間較為謹慎。
值得注意的是,昨日滬深兩市呈現出較為明顯的結構性特徵。一方面,滬綜指與深成指承壓,失守年線,退守半年線;另一方面,中小板綜指與創業板指數卻逆勢翻紅。從技術層面來看,中小板綜指並未跌破年線,反而有依託年線支撐向60日均線發起反攻的意味,而創業板指數更是高高在上,60日均線看似牢不可破。滬綜指、深成指、中小板綜指與創業板指數在技術層面的“落差”恰恰體現了當前投資者的風格偏好:在對經濟復蘇預期“一降再降”的背景下,投資者傾向於採取“遊擊戰”的方式在中小市值品種上博弈超額收益。
遊擊戰難扭轉乾坤
在軍事理論中,決定戰役勝負的是會戰,而遊擊戰的作用更多是牽制。
蛇年以來,多空雙方有幾次頗具規模的會戰,但多方大多鎩羽而歸,如2月21日滬綜指大跌71點、3月4日滬綜指大跌86點、3月28日滬綜指大跌65點,期間雖不乏2月28日、3月5日與3月20日的50點長陽,但每次多方反攻均未能突破空方的封鎖線,而這幾次不成熟的反攻所導致的直接結果是多方戰力損耗嚴重,相對高位的套牢盤在不斷增加,這更加為後市A股反彈增加了新的阻力。因此,僅從多空會戰的結果來看,空方已牢牢佔據主動權。
近期A股所呈現的結構性特徵更加反襯出了資金“避重就輕打遊擊”的特徵。一方面,在多方主力軍無力發起反攻的情況下,不甘寂寞的游資主動從中小市值品種上尋找突破口,不與空軍正面交鋒,這既體現了投資者的智慧也表明了投資者對當前市場乏力的無奈;另一方面,既然是堅定信心打遊擊,那麼資金就秉承着“快進快出”的要旨,不貪婪、不戀戰,見好就收,因此盤面熱點雖多,但大多曇花一現。
既然主力軍反攻乏力,遊擊隊表現活躍,對一般投資者而言,也不妨把握兩個原則:一是對大勢謹慎,控制倉位,當前遠未到應該貪婪的時刻;二是對熱點採取“三不原則”,即“不拒絕、不貪婪、不負責”。熱點來了,不妨適度參與,如周一受微信可能收費傳聞影響,具備同類替代産品(飛信、飛聊)的神州泰嶽低開後一路攀升最終漲停,禽流感肆虐下的醫藥股機會以及地域局勢不穩引發的軍工股機會。投資者不應該拒絕這類概念的此起彼伏,畢竟存在即合理。但是,投資者更需謹記不能貪婪,既然是題材,那必然是來得快去得更快,適當降低收益預期來止盈反而是最為穩妥的操作。最糟糕的情況下,投資者也決不能對題材股抱着“負責”的心態,從短炒變成股東,當割肉時需割肉。
本週將陸續公布3月份經濟數據,但料難有超預期表現,不過在開工旺季逐漸到來的背景下,數據也絕不會難看,這就又為資金捕捉結構性機會提供了土壤。因此,在短線技術超跌的背景下,技術性的反彈一觸即發,但投資者對反彈空間不要期望過高。層層重壓之下,順勢而為方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