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需要怎樣的智能手錶
2013-04-08   作者:華琪  來源:外灘畫報
分享到:
【字號

    繼蘋果宣布開發智能手錶後,三星和谷歌也&&他們在研發智能手錶,智能手錶未現身就熱了起來。1月份,創業公司Pebble推出了電子墨水智能手錶,它擁有黑白的電子紙屏幕,能通過藍牙連接iOS或是 Android設備。你可以通過應用商店下載Pebble應用,接收郵件、電話、短信等。
   蘋果正在開發一款智能手錶。這個傳言流行有一陣子了,據説還投入了 100 多個設計師開發這個産品。雖然蘋果官方從未證實這個消息,但最近爆出的專利引人遐想。Appleinsider 網站在 2 月報道,2011 年 8 月,蘋果首次向美國專利及商標局提交“帶柔性顯示器的雙穩定彈簧專利申請”,描述的就是戴在用戶手腕或者身體其他部位的可穿戴設備。這個東西可以通過藍牙或Wifi連接到手機或其他便攜設備,通過手腕上的柔性顯示器,顯示相關信息。
  可以確定的是,當蘋果推出傳言中的 iWatch 時,智能手錶的市場已經很熱鬧了。
  三星宣布他們正在研發智能手錶,而且是從很早之前就開始研究了。中國一家名為“果殼電子”的公司,宣布今年夏天就會開賣他們基於 Android 的智能手錶,而另一個基於 FireFox OS 的版本也會很快推出。這款智能手錶將和手機配合實現 Wifi 上網、短信等基礎功能,內置傳感器可以提供 GPS、個人數據信息記錄功能,未來還會加入 NFC 功能,完成移動支付和智能家電産品的合作應用。《金融時報》稱,谷歌也在做智能手錶,並且由 Android 團隊操刀。這意味着這一款産品可能會很快面世。
  創業公司 Pebble 在 1 月份推出了電子墨水智能手錶。這家公司當年在眾籌網站 Kickstarter 上風光無限,短短的時間就籌資 1000 萬美元。
  它擁有黑白電子紙屏幕,能通過藍牙連接你的 iOS 或是 Android 設備。你可以通過應用商店下載 Pebble 應用,接收郵件、電話、短信等。

  Pebble 帶來的驚喜

  智能手錶不是個新東西,失敗案例有一籮筐。索尼、微軟、LG、三星都曾經推出過智能手錶,但沒有一個成功。
  索尼在去年推出一款 Android 手錶,配備全彩觸控屏,能和 Twitter 以及 Facebook 這類應用同步。
  Gizmodo 給出的評價是:“可能是索尼最糟糕的産品”,“工作起來非常可怕”。這款産品被詬病的主要原因是:它壓根不工作。OLED 的屏幕很黑,顯示質量差,觸摸屏不靈,而且整塊表太厚了。其餘幾家公司的産品也悄無聲息地來了又走了。LG 在 2009 年推出手錶電話,沒錯,就是可以打電話的手錶,沒能流行得起來,同年,三星也發布了手錶電話,能跟 outlook 同步,播放音樂,還能打電話,但售價高達 600 美元——甚至比當年的 iPhone 還貴。
  在當年智能手機還在攻城掠地的時候,誰會要一個功能受限的手錶?
  Pebble 在今年 1 月份發布的手錶讓人看到了新希望。一位路透社科技博客作者 John CAbell 將這款手錶稱之為“搖滾明星”。他在文章裏描述了 Pebble 使用的幾個場景:“Pebble 對我來説很有用,我很快就愛上它了。我能更加專心致志地幹活,能接收信息而不被打斷。當我開車時,來了新信息只需朝表上瞄一眼,兩隻手仍在方向盤上。我可以把手機放在廚房充電而仍可以在 Pebble 上看消息,不用走過整個屋子去看一條可能根本不重要的新短信。下雨的時候也不必擔心脆弱的手機受雨淋。當我在 iPad 打字時,可以抽空看一眼新郵件。”他將 Pebble 和 iPhone 4S 一起使用,手錶和手機通過一個藍牙 App 相互溝通。Pebble 很簡單,它本質上就是手機的第二屏幕,在許多情境下幫你免去“把手機從口袋裏掏出來”這個動作。
  它採用和 kindle 類似的電子墨水顯示技術,屏幕是一塊普通手錶表面大小的長方形液晶屏,在陽光下也能看清字。但它很輕薄簡潔,能防水。Pebble 同時支持 iOS 和 Android,你可以在手機和手錶配對後,在手機的系統裏設置各個應用程序的功能。它能放歌,在接到通知信息後,表盤會亮,你可以在屏幕上看到短信、郵件和電話通知。
  和其他的智能手錶比,Pebble 解決了一些問題:它沒有採用觸屏,而是使用 4 個物理按鍵作為主要控制方式,雖古典 ,卻能帶來不錯的體驗;它輕薄,採用的電子紙屏幕雖然看上去簡陋了些,但省電,官方稱一個星期充一次電就可以了。它支持藍牙 4.0,使用電能更少,這樣電池的體積就不用太大;它的概念更明晰,作為手機的延伸,而非手機的替代品。Pebble 設想的未來應用中包括高爾夫測距、騎行和跑步輔助應用等。但現在 Pebble 的原生應用還很簡單,他的創始人宣布將會在 4 月第二周推出智能手錶的軟體開發包,但只能做一些十分“表面”的設計,譬如一些按鍵式的游戲應用。壞消息是,如果它的速度慢一些,將會面對一個十分擁擠的市場。

  優秀的智能手錶可能具有的形態
  
  前車之鑒告訴人們,要想做一塊人們願意戴的智能手錶,沒那麼容易。手錶不僅僅是個功能性産品,同時也是奢侈品和裝飾品。人們雖然有兩隻胳膊但大多只願意戴一隻表。智能手錶想要取代那塊古典可靠的瑞士錶佔據腕間位置,必須證明它足夠優秀。
  智能手錶會在某種程度上複製智能手機的功能,也會成為新的平台,出現新的行為方式和新功能,就像 iPad 當年橫空出世一樣。
  一塊好用的智能手錶首先得省電,待機時間長:採用電子墨水或電子紙,用藍牙 4.0 或更省電的模式,可以實現這一點。蘋果擁有環境光能量收集器以及動能收集裝置專利,可以將其集成於手環中來提高電池續航能力。
  它得有足夠的屏幕顯示空間。道康寧公司的“柳樹玻璃”或許是未來的關鍵。它能彎曲,靈活性很高,同時也很薄,很透光。彎曲的玻璃能改變腕錶的形狀,擴大可顯示範圍,也不會讓手錶變得很笨重。在一些情況下,觸屏本身也可以用作終端檢測傳感器。蘋果和道康寧是長期合作夥伴,LG 自己也有柔性 OLED 顯示屏的專利。
  它得有足夠好的應用。現在,許多 iOS 和 Android 上的應用也無法在手錶上使用。手錶的概念一旦普及開來,iOS 和 Android 應用的開發者可以設想手錶的使用情境為手錶開發合適的應用,這需要系統本身對手錶的支持。拿 iOS 説,現在 iOS 對於 Pebble 的支持非常一般。要在 Pebble 上顯示 Twitter、Facebook 或是 Gmail 的通知,必須逐個去 iOS 的後&設置。一旦藍牙中斷,重新連接後必須重新設置,十分麻煩。這是 iOS 本身的問題。如果蘋果或者 Google 本身推出了自己的手錶,和系統的貼合程度就會高很多。智能手錶的屏幕大小雖然不適合作為閱讀入口,卻因為和人體貼合,很適合加入傳感器,成為健康監測終端。三星隨 Glaxasy S4 發布了不少健康監測配件,如果這些都能集成進入一個腕錶,將十分有價值。以上這些是説,在智能手錶這件事上,似乎每家公司都有讓人期待的一兩點理由。
  一位名為 Mike Elgan 的“電腦世界”科技專欄作者認為,那些將智能手錶視為懶人專用,沒有市場的人有點短視,他在文章裏寫道:“記得我在高中時,一個法國好朋友把 ATM 機看作美國人多懶的證據。那時候法國的 ATM 機沒有美國多。
  但就幾年過去,ATM 就在全世界流行起來。當有一種方式能更好地做一件事情,每個人都會做。”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輕鬆一刻】防水手錶 2013-04-02
從喚醒“玩表”基因的手錶説起 2013-03-25
Orbita 推出奢華Carolo手錶上鏈盒 2013-03-19
瑞士:當一天鐘錶匠 自己組裝手錶 2012-09-21
“時光一百”:把手錶當做快時尚消費品 2012-08-31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