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滙豐銀行研究團隊向重慶晚報記者介紹的最新一期研究成果顯示,全球主要貨幣匯率走勢強弱有別,不讚同拋出亞洲貨幣買入美元。
美元可能持續走強
滙豐銀行認為,美元指數自1月末以來上升4.5%。儘管美國之外的經濟數據疲弱是部分原因,但這一輪美元走強可能持續。原因一,經濟數據好於預期會引發市場對美聯儲政策變調的擔憂,利於美元升值;原因二,數據太差又會推動風險規避需求上升,也有助美元走強。
英鎊近期跌幅明顯
滙豐銀行稱,從常規估值角度來看,英鎊仍略有高估,市場做空英鎊的動作並未過度。從政策層面來看,英國政府以及英格蘭銀行並未對英鎊貶值有明顯的反對意見。
日元表現令人失望
滙豐銀行稱,相關政策層的表述在過去幾個月對於推動日元貶值發揮了不小的作用。“但這可能只是日元匯率未來路徑的第一步:對於大幅加大寬鬆力度的承諾”。
“目前的市場價也已經計入了政策因素。”滙豐銀行稱,未來這些承諾能否兌現行動是關鍵難度也更大。“隨着投機市場做好了進一步做空日元的準備,未來要面對令人失望結果的風險正在上升。”
澳元面臨下行壓力
“過去幾週,澳元也是若干受美元走強影響較大的主要貨幣之一,1月末以來貶值2%。”滙豐銀行稱,前瞻地看,鋻於全球股票市場反彈對澳元所提供的支持難以為繼,而且過去幾年平衡其經常項目逆差的大量資本流入近來也有所放緩。
滙豐銀行稱,經濟基本面方面,持續了幾年的礦業投資高增長可能在今年見頂回落。“未來澳元仍面臨進一步的下行壓力。”
人民幣或存升值壓力
“人民幣即期匯率最近均在低於中間價位置交易,顯示匯率存在一定的升值壓力。”滙豐銀行稱,這一狀況可能隨着季節性的貿易流動增長而持續一段時間。“如果進入四月後這一季節性升值壓力有所趨緩,市場將期待進一步的匯率改革政策&&。”
滙豐銀行稱,未來政策層面可能致力於縮小匯率中間價與即期匯率之間的差異,一方面通過降低中間價水平,另一方面減少對人民幣美元匯率干預。
業內提醒
不拋亞洲貨幣有理由
滙豐銀行稱,日元兌美元匯率,自去年11月以來貶值近20%。有觀點認為,應拋亞洲貨幣買美元。理由主要有兩個:一是日元貶值使其相對亞洲其他國家出口競爭力增強,因而亞洲各國順差可能收窄;二是亞洲各國央行可能隨日元貶值而貶值自己本國的貨幣。
“我們不認同這一邏輯。”滙豐銀行稱,因為儘管日元貶值會對區域貿易流動産生影響,但從外匯政策的角度目前為止並未出現各國競相貶值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