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季末考核時點將至
高息攬儲披合規外衣
2013-03-26   作者:  來源:證券日報
分享到:
【字號

    季末考核時點將至,又一場攬儲大戰也隨之登場。在本次攬儲大戰中,理財産品再次充當先鋒角色,有銀行宣布單獨向行外資金髮行高收益率産品,更有銀行通過為大資金量身定制理財産品,將存款意向轉化為理財産品“購買力”,其最主要區別是存款利率最多能按央行公布的基準利率上浮10%,而理財産品的收益則由銀行與客戶直接議價。
  “我替朋友諮詢存款事宜,被告知銀行公布的利率是不能被直接突破的,不過客戶經理同時告訴我,可以根據大客戶要求的時限通過定制理財産品的形式變通的實現高息”,李女士近日向《證券日報》記者爆料。
  本報記者隨後以“有大額資金想存銀行一小段時間”為説辭暗訪某上市銀行客戶經理小張,該客戶經理也勸説記者改存錢為定制理財産品。
  “現在各大銀行一般都不敢再高息攬儲,尤其是北京的網點更不可能”,小張&&,“不過,還是可以有變通的方法,現在多數銀行都是通過理財産品合規的給大客戶較高收益的”。
  據記者進一步了解,小張所説的變通的方法實際上是借定制理財産品實現攬儲的目的。具體路徑是:銀行根據客戶要求的資金停留時限設定專門的理財産品,同時,雙方就預期收益率進行協商。雖然多數銀行理財産品不承諾保底收益,但是高預期收益率的背後往往與銀行業的剛性兌付相&&。
  當然,這種定制理財産品對於資金的量級有着較高的門檻,小張所在銀行的要求是不低於500萬元。
  事實上,面對存貸比的考核壓力,銀行攬儲的手段愈加升級,“資金挖角”也愈演愈烈。
  日前,記者的手機接到一條來自某國有大行客服人員的短信,“**銀行於季末推出多款高息理財産品,額度有限先到先得”。記者按照&&方式回電後發現,該行推出了一款34天的理財産品,預期收益率高達4.5%。不過,該産品只向行外資金髮行,換句話説,該産品的高收益率主要是吸引增量資金。對於存量資金,該行開出的價碼是30天,預期收益率3.9%;77天,預期收益率4.2%。
  值得一提的是,在記者收到的理財産品短信中,預期收益率被以“高息”的名義進行了包裝,這顯然也是一次銷售誤導。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鄉村利率:農商行高調高息攬儲 春節再送禮品 2013-02-21
淘寶賣存款被疑高息攬儲 銀行稱是短期促銷 2013-01-10
年末銀行高息理財産品變相攬儲 2012-12-25
年末銀行攬儲打擦邊球 提收益吸引行外資金 2012-12-24
業績衝刺 高收益理財成攬儲利器 2012-12-21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