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能源局正式發布了《煤層氣産業政策》,文件提出,要增加勘探區塊投放數量,實行限期開發制度,同時將加大資金投入,進一步完善價格政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業內人士認為,煤層氣産業有望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也可能為相關個股的炒作短期添一把火。
鼓勵成立專業化公司
近日,《煤層氣産業政策》正式&&,文件在發展目標中提出,“十二五”期間,建成沁水盆地和鄂爾多斯盆地東緣煤層氣産業化基地,形成勘探開發、生産加工、輸送利用一體化發展的産業體系。再用5年~10年時間,新建3個~5個産業化基地,實現煤層氣開發利用與工程技術服務、重大裝備製造等相關産業協調發展。
據了解,煤層氣又被稱為煤層瓦斯,是賦存於煤層及煤係地層中的烴類氣體,其主要成分是甲烷,發熱量與常規天然氣相當,是寶貴的能源資源。煤層氣産業是新興能源産業,發展煤層氣産業對保障煤礦安全生産、優化能源結構、保護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業內人士認為,雖然各國都在開發煤層氣,但實現成熟商業化運作的目前僅有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中國等國煤層氣産業雖也在快速發展,但只有部分試驗區塊初步具備煤層氣商業開發條件。
據廣發證券相關研報顯示,目前世界上共有74個國家蘊藏着煤層氣資源,其中俄羅斯、加拿大、中國和美國煤層氣資源之和佔全球總量的90%以上,而中國是僅次於加拿大和俄羅斯的全球第三大煤層氣資源國。
“美國煤層氣資源量21.38萬億方,煤層氣的穩定産量為550~556億方,而且這一産量水平已經穩定保持了近十年;而我國煤層氣資源量高於美國,為36.8萬億方,經過測算的理論穩定産量可達633~935億方,但2011年煤層氣年總産量約118億方,其中地面抽採量僅23億方,”廣發證券分析師真怡在研究報告中&&,“假如理論穩定産量與2020年國內規劃産量水平基本相當,那麼未來3~5年將是煤層氣勘探開發的高投入時期,具有極大的想象空間。”
此外,在煤層氣資源分佈方面,我國煤層氣資源主要分佈在鄂爾多斯、沁水、準噶爾等盆地;其中沁水盆地和鄂爾多斯盆地煤層氣地質儲量國內領先,佔全國總探明儲量的97%。
記者還注意到,在《煤層氣産業政策》裏特別提出,“鼓勵大型煤炭企業和石油天然氣企業成立專業化煤層氣公司”,“形成以專業化煤層氣公司為主體、中小企業和外資企業共同參與的産業組織結構”。
黃海機械國産化替代受青睞
廣發證券上述研報指出,從近幾年煤層氣新增探明儲量和各開發公司規劃情況看,未來三年將保持每年5000口新鑽井以上的增量水平,保守估計,整體鑽井市場規模在未來三年將達到400億元。長期看,由於能源稀缺性和需求增加,擁有資源者終將取得豐厚收益,如中石油、中石化、中聯煤層氣公司、晉煤集團等。
記者注意到,另有一些分析師認為,在産業成長初期,煤層氣産量增長必須配合大量鑽井工程,因此相關設備和服務公司將是首選投資標的。“上游勘探環節,勘探設備和勘探技術領先的油服公司將率先受益,而在鑽井和完井環節,擁有壓裂、複合射孔、煤層氣綜合利用等核心技術的油服公司也會受益,相關設備的生産公司則在煤層氣企業大規模生産採購階段中獲利。”廣發證券分析師曹勇中在研報裏&&,“在中游的儲運環節,擁有管道資源和管道設備龍頭企業將受益於煤層氣産業的發展;在下游的利用環節,煤層氣資源不再被排空浪費,煤層氣的有效利用預示着煤層氣發電企業將獲益頗豐,天然氣汽車行業也有望得到煤層氣開發的驅動。”
分析師們普遍認為,目前已進入或將明確進入煤層氣領域的A股上市公司主要有恒泰艾普、江鑽股份、黃海機械和傑瑞股份,特別是有望在煤層氣車載鑽機領域實現國産化替代的公司如黃海機械更易受青睞。此外,山東墨龍、神開股份、寶德股份、惠博普、通源石油、準油股份、四方達、海默科技等A股公司也可能從相關業務中受益。
當然,也有市場人士表達出另外的觀點。“煤層氣的開發投資目前還只是處於國家投資扶持階段,離大規模産業化還有很長的距離。”深圳紅日升投資公司基金經理王平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