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閒置土地閒置時間最長達17年
對囤地不妨先收再罰
2013-03-18   作者:馮海寧  來源:京華時報
分享到:
【字號
  日前,深圳市規劃國土委首度在官網上公布了67宗閒置土地名單,其中因政府原因導致的有31宗,因為企業原因閒置的有36宗,閒置時間最長的達17年,中國石化、中國電信等央企赫然在列。截至2012年底,深圳市共認定閒置土地696宗,但收回的土地寥寥無幾。
  在公眾印象中,無論是央企或非央企,所囤積的土地多是房地産建設用地。其實,除了房地産用地被企業閒置之外,不少工業用地、工礦倉儲用地、市政公共設施用地等也被一些企業閒置。深圳土地資源日益緊張,由於工業用地緊缺,導致一些製造企業外遷;由於住宅用地緊缺,九成保障性住房被“擠”到了關外。在用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的情況下,深圳閒置土地竟然多達696宗。因此,當地國土部門有必要反思一個問題:土地閒置的根源在什麼地方,如何讓閒置土地早日利用起來?
  土地閒置的原因看起來很複雜,有的是因為政府原因(如規劃調整、土地徵轉補償未理順、市政道路建設滯後等),有的是因為拆遷等矛盾糾紛,有的是企業故意拖延開發時間。但事實上,所有地方的土地閒置根源都是因為制度軟、執法軟。如果在制度上不給土地閒置留下任何漏洞,如果下決心查處閒置土地,如果對包括央企在內的所有囤地企業不留情面,土地閒置就不可能超過規定時間,閒置時間更不可能長達17年。
  目前全國各地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中,均已明確閒置兩年以上無償收回的相關條款。合同中有這樣的約定,是因為國土部《閒置土地處置辦法》有相關規定。但事實證明,合同約定與制度規定並沒有有效約束閒置土地,可見,制度本身和制度落實都有問題。面對土地資源大量被閒置、收回的土地寥寥無幾這一現實,相關部門有必要果斷出手了。坦白説,不管是什麼企業囤地,也不管是什麼原因導致土地閒置,都應該一律先收回閒置土地,再調查土地閒置的種種原因,該處罰的處罰,該問責的問責,該調整的調整。
  即使是政府原因造成的土地閒置,也要先收回,企業的損失應該由相關政府部門來承擔。如此一來,政府部門在決策土地規劃等問題時就會很謹慎,既不敢隨意作為,也不敢與企業串通一氣。也就是説,如果對閒置土地先收回再處罰,對各級部門合理利用土地不僅是一種鞭策,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堵住制度漏洞。
  這樣一來,企業就不敢再輕易去囤地,因為企業囤地的主要目的是等待土地升值,然後從中獲益,如果閒置土地一律先收回,意味着企業囤地的風險大大增加了,不僅很難從囤地中受益,而且土地也被沒收了,竹籃打水一場空看誰還敢囤。
  人多地少是我國的基本國情,隨着城鎮化、工業化的持續推進,土地供需關係只會越來越緊張。在筆者看來,各地要促進土地合理、高效利用,既要徹底落實凈地出讓制度,又要科學規劃城市與土地,更要堅決對閒置土地“説不”。如此,才能有效遏制土地資源浪費。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國土部建議多管齊下擠出“閒置土地” 2013-02-01
有多少閒置土地還在“曬太陽” 2012-10-31
《閒置土地處置辦法》將強化追究地方政府責任 2012-07-03
閒置土地囤而不發 專家稱新規仍將面臨執行難 2012-06-25
閒置土地滿一年將徵兩成閒置費 2012-06-08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