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央行寬鬆預期打開英鎊貶值通道
2013-03-04   作者:嚴婷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分享到:
【字號

    面對美國、日本和歐元區前所未有的寬鬆貨幣政策,英國央行的量化寬鬆(QE)恐怕有些相形見絀,但今年英國央行很可能要加大寬鬆步伐了。
    自從英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MPC)2月會議紀要公布以來,市場已大幅調整了對其政策預期。儘管英國央行預計未來兩年通脹仍將高於目標水平,MPC中有三位成員在2月會議上傾向於擴大資産購買規模。
    儘管不太可能早在本週四就宣布這項行動,但如果經濟數據持續低迷,英國央行今年很可能會將量化寬鬆(QE)規模在原本3750億英鎊的基礎上再擴大500億英鎊——今年5月發布二季度通脹報告時,英國央行可能會先將QE擴大250億英鎊。

    QE預期升溫

    過去一個月的英國經濟數據倒也不完全糟糕。在疲弱的經濟背景下,勞動力市場依舊強勁。但今年1月的零售銷售數據環比下跌0.6%,去年四季度出口增速下修至下跌1.5%,加上2月製造業PMI指數大幅下滑,不斷提醒市場英國經濟脆弱不堪。
    上個月穆迪調降英國3A評級讓英國的經濟前景更是蒙上一層陰影,降級的主要原因是英國增長趨勢欠佳,以及該國實現減債目標的能力相應惡化。英國經濟不僅有着高債務和高赤字,還面臨經常賬戶赤字和“三底衰退”(triple dip recession)的威脅。
    2月的MPC會議紀要顯示,此前的經濟數據已足以讓一些MPC成員改弦易轍,傾向於擴大QE規模。英國央行行長金恩以及MPC委員費舍爾(Paul Fisher)就在此次會議上投入了“鴿派”首腦邁爾斯(David Miles)呼籲擴大QE的陣營。
    市場對於英國央行短期內將擴大QE規模的預期正大幅升溫。路透社最新調查顯示,分析師們預計英國央行今年有60%的概率擴大QE規模。就時點來説,多數分析師預計今年第二季度會是首次擴大QE的最佳時機——尤其是在今年5月公布央行季度通脹報告之時。極少數分析師預計英國央行會在本週四宣布更多QE。
    MPC去年7月宣布將QE規模擴大500億英鎊至3750億英鎊,並將在此後4個月內進行。儘管如此,英鎊去年的表現卻強於主要G10貨幣。整個2012年,英鎊總會在歐元區出現負面消息時走強,一方面説明英鎊受益於歐元分散化交易,但同時也意味着,相比美日歐的寬鬆力度,英國央行的QE並未脫穎而出。
    上周五,英鎊兌美元跌穿1.50一線,為2010年7月來首次。儘管英國最近一輪QE已於去年11月結束,但歐元區前景改善和歐元升值讓英鎊在疲弱基本面中開始走弱,今年以來英鎊持續走軟,表現一直弱於G10貨幣。投資者普遍預期,繼日元之後,英鎊或已進入貶值通道。

    高通脹不再阻撓QE

    英國的1月通脹率連續第四個月維持在2.7%的水平。英國央行2月時警告稱,通脹可能會“在未來兩年內維持在超標水平”。這與MPC的慣常措辭有所不同,MPC過去總是強調,通脹會在央行預測期限內回歸到2%的目標水平。
    一般來説,通脹下降將支撐進一步貨幣刺激。然而,如今英國央行的態度已經發生了微妙變化:除非更高的通脹會傳導至工資水平或者經濟前景明確改善,高通脹看上去並不會成為阻撓MPC進一步擴大寬鬆的理由。過去幾年裏,MPC之所以那麼在乎高通脹是因為大部分通脹是成本推動型——對食品、能源和大學教育等相對非彈性的需求意味着這些物品價格上漲會導致經濟整體需求趨弱。
    值得注意的是,“靈活通脹目標”一詞最近頻頻被用來形容英國央行對通脹超標的容忍。
    加拿大央行行長卡尼(今年7月即將成為英國央行新一屆行長)在去年12月的講話中暗示,他願意考慮在必要時引進新的央行政策目標。卡尼建議,當政策利率維持在零利率水平無法動彈時,引進“名義國內生産總值”(NGDP)目標可能比維持單一數量化的通脹目標更好。卡尼還建議:“央行應該公開宣布精確的數量化的通脹和失業率門檻作為縮減刺激的前提條件。”
    他的建議要比英國央行當前維持2%通脹的目標激進得多。但實際上在過去數年的極端經濟環境下,英國央行原本就沒怎麼嚴格按照2%的通脹目標制定政策——自2009年3月英國央行首次宣布QE至今的47個月內,英國CPI有41次超過2%。
    在實踐中,過去幾年的危機應對經驗似乎已經由英國央行決定,當全球和英國經濟面臨近幾年極端衝擊時,關注實際經濟表現要比盯着通脹目標更重要。這麼看來,卡尼的建議也並不過分。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英QE水土不服 本週議息或有新意 2012-11-06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