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新華社/EPA歐新 |
與巴黎、倫敦、米蘭和紐約等世界時尚之都不同,丹麥以獨樹一幟的時尚設計聞名於世,其簡約實用、典雅清新、經典與現代交織的風格是北歐時尚的典型代表,設計師們秉承“設計為生活”的理念詮釋時尚,鮮明的時尚元素往往融合於實用主義美學之中。在時尚領域的大膽探索和銳意創新,使得丹麥首都哥本哈根享有“北歐時尚之都”的美譽,時尚産業也成為丹麥最富活力和競爭力的支柱産業之一。
人人皆時尚 時尚即生活
舒適性和實用性是丹麥時尚業的主要特徵和美學追求。丹麥時尚品牌、世界名鞋“愛步(ECCO)”的巨大成功和在全球市場的受歡迎程度就很好詮釋了這種時尚精神。ECCO品牌由卡爾 突斯比(Karl Toosbuy,1928—2004)在1963年創建。ECCO公司從丹麥南部的一個小製鞋廠起步,時至今日已成長為世界級的鞋類製造集團。突斯比認為,鞋子設計首要目的是方便人們行走,最早提出製鞋必須研究人的腳型、生理特點和運動科學之理論,並打破傳統,創立了“以足為先”的製鞋理念。集舒適、實用和耐用性為一體的ECCO鞋推出後,在市場上迅速取得成功。在近50年的發展歷程中,ECCO鞋始終堅持“以足為先”的理念,發展成了一家目前在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4000多家店舖、2萬多名員工的鞋類品牌。
ECCO集團首席執行官迪亞特 卡斯浦扎克(Dieter Kasprzak)説:“ECCO的品牌理念很簡單:就是令你的雙腳感覺舒適。每雙ECCO鞋都體現着我們的承諾:無論身處何方,無論忙於何事,穿ECCO鞋的人一定感覺很舒適。”
近年來,ECCO更是緊隨時尚潮流的腳步,在每年兩次的哥本哈根時裝周上頻頻推出以鞋類為主、以綠色環保為主題的時裝秀,充分展示設計師的“環境友好”理念和時尚前衛的産品造型。現任ECCO首席女鞋設計師尼克 塔斯滕森(Niki Taestensen)説:“我來自一個製鞋世家,16歲開始進入製鞋業。我的父親、祖父和曾祖父都是鞋匠,我見過各式各樣的鞋,並經歷了製鞋業發展的不同時代。我認為,ECCO鞋是傳統工藝與新科技相結合的典範。它非常經典、簡約,同時又兼具實用性和創新性。你穿着它,就覺得時尚,感覺設計讓生活變得更美好。”
事實上,丹麥的時裝設計不同於意大利、法國等高級時裝的華麗風格,而是更注重時裝的個性化和性價比。雖然丹麥沒有像香奈兒、華倫天奴等世界性高端時裝品牌,但不少丹麥服裝品牌把時尚的設計、實用功能與合理的價位有機整合,同樣深受大眾喜愛。
哥本哈根時裝周中國市場公關經理劉俊斌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與意大利和法國的時裝相比,丹麥設計走的是休閒和優雅的風格路線,而非追求高貴奢華。丹麥設計師的作品追求的是品質生活,而不是只為一小部分富豪服務。你會發現在哥本哈根的大街上,大多數人都穿得休閒而時尚,感覺‘人人皆時尚,時尚即生活’,這與丹麥本土品牌設計師執著於為中産階級消費群體打造優質時尚生活的理念是密不可分的。”
倡導時尚消費無害化
“綠色國度”是丹麥全力打造的國家形象。過去40年來,丹麥大力提倡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成為全球推行可持續發展的先鋒,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深入每個丹麥人的內心,國民引以為豪。
時裝的快餐式消費已成為當今世界普遍趨勢。與過去相比,時裝的價格更加便宜,使用期大大縮短,消費者對時尚的追求表現為短平快,多樣化,個性化,買得多,換得勤,變化快,閒置衣服也越來越多。但是,每一件時裝在生産過程中,從原料種植、加工到變成面料,再從印染、製作到物流、市場和消費,各個環節都對環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或損害。衣服買得越多,換得越快,對環境造成的壓力也越大。
丹麥時裝研究院首席執行官埃娃 克魯瑟(Eva Kruse)説:“時裝業是世界上污染最嚴重的行業之一,對環境的影響僅次於石油行業。”為此,克魯瑟在2012年5月召集了1000多名全球時尚界重量級人士在哥本哈根召開時尚峰會,討論時尚業可持續發展和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等問題,提出“可持續發展的時尚”理念,一方面號召設計師採用環保有機面料來設計綠色健康的時尚産品;另一方面鼓勵大眾對時尚消費品進行可持續利用,通過合理回收和再利用廢舊衣物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實現時尚消費無害化。
劉俊斌&&,“可持續發展的時尚”這一理念正在時尚業和公眾中普及,將促進整個時裝産業鏈的良性循環和自然、經濟與社會的和諧發展。他舉例説,更多地使用和開發有機面料,不僅可以減少對環境的危害,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而且可以帶動相關科技和設計工藝的進步,激發更具智慧和靈感的設計創意,引發産業創新和革命。
拓展新市場 迎接新浪潮
歐盟是丹麥時裝業主要的出口市場,受歐洲經濟不景氣影響,丹麥時裝業産值去年出現小幅下滑。根據丹麥紡織和服裝協會的最新統計,2012年丹麥時裝業營業收入約為386億丹麥克朗(1克朗約合1.1元人民幣),比上年下滑3.7%,時裝出口額佔銷售總額的比重也由此前的約80%降至60%。
為了開拓新的增長點,丹麥時裝業把眼光轉向中國等金磚國家,積極拓展新興市場,迎接時尚新浪潮。丹麥經濟和內政事務大臣瑪格麗特 韋斯塔格(Margrethe Vestager)在2013年哥本哈根秋冬時裝周開幕式上&&:“儘管時裝業整體發展暫時遇挫,但我們的産業戰略是對的,我們看到了一些新的良性發展跡象。丹麥時裝注重可持續發展、高品質和多元化的特色得到了加強。我對時裝業的未來充滿信心。”在今年的哥本哈根秋冬時裝周上,多位中國新銳時尚設計師和時裝買家、媒體代表應邀參加,表現搶眼,廣受關注。丹麥方面希望借此幫助丹麥和北歐時尚品牌吸引到更多中國消費者,發掘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