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資投資再降門檻 債權發行註冊制打響第一炮
2013-02-08   作者:記者 吳雨 李文卉/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近期傳得沸沸颺颺的保險投資新政終於揭開神秘面紗,保監會日前正式發布《關於債權投資計劃註冊有關事項的通知》,將資管公司發行基礎設施債權投資計劃的門檻調整為註冊制。
  根據《通知》,今後想要發行債權投資計劃的保險公司,只需向保監會指定的中國保險保障基金有限責任公司報送註冊材料,而無需再向保監會資金運用部備案。業內人士稱,這意味着流程更便捷、效率更快速,更關鍵的改變是,將由市場而不是監管部門來承擔企業資質的風險。
  經歷過最初的審批制,到之前的備案制,再到如今的註冊制,資管公司經營債權投資計劃的門檻在不斷降低,這意味着將會有更多保險資金進入基礎設施債權投資領域。
  根據保監會披露的數據,目前保險業累計在23個省市投資基礎設施3240億元,僅佔2012年全國保險資金運用餘額6.85萬億元的4.7%,而按規定這項投資的比例最高可達20%,投資空間巨大。“穩步推進基礎設施及不動産債權計劃等産品發行制度的市場化改革。”保監會主席項俊波在2013年監管工作會議上也明確表態。
  除此之外,市場消息稱,保監會還即將引入“持牌人”制度對保險機構的投資能力進行分類管理,塵封了六年之久的“保險資産管理産品創新試點”也將重新啟動。
  保監會有關人士向記者透露,保監會將借鑒香港證監會的做法,將保險機構投資管理能力劃分為“股票投資能力、無擔保債券投資能力、股權投資能力、不動産投資能力”等七類實施牌照化管理,並將此視為各機構能否開展各類投資業務的一大評判“標尺”。
  其實,“保險資産管理産品創新試點”對於市場並不陌生。保監會曾在2006年批准華泰、人保、太保和泰康等四家資管公司面向保險機構發行“類基金”投資産品,沒有直接入市資格的中小險企可借此投資股市。
  儘管政策層利好不斷,但官方依舊將今年定位成“保險業經營最為艱難的一年”,中信建投的分析報告則將保費增速放緩、資金運用效率不高和銷售環節混亂列為保險業的三大問題。
  實際上監管層已經在提高險資運用效率方面加大力度,僅2012年就&&10項新規,對險資投資渠道和範圍進行了大尺度擴圍,幾乎囊括了包括債券、證券投資基金、央行票據、非金融企業債務等在內的大部分投資工具。
  “在效仿國際成熟市場做法、拓寬投資範圍、將決策權完全讓渡給市場的同時,進一步細化風險管控,對保險機構投資能力進行分類監管,能更好地發揮資金的效率。”一名上市險企投資部門工作人員説。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輕鬆一刻】債權人與債務人 2012-05-29
日本去年維持全球最大債權國地位 2012-05-22
中國3月增持美國債 仍是美最大債權國 2012-05-16
鄂爾多斯民間借貸權貴化 大量公務員為隱形債權人(刪) 2012-04-21
更多債權人妥協希臘“換債”進入讀秒 2012-03-09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