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還在苦苦掙扎的私募,終於可以抱着鼓鼓的錢袋安心過年了。受益於兩個多月來大盤的持續反彈,私募産品的收益也水漲船高。根據私募排排網昨日統計的數據,近兩月間在1483隻産品中共有1441隻實現正收益,比例超97%;僅不足3%産品收益為負。 統計還顯示,截至2013年1月底,納入統計的1000多只對衝基金産品,95%實現正收益,收益率超過10%的産品數量超過700隻;收益率超過40%的産品數量達18隻。其中,由崔軍領銜的創贏系列成為此次反彈最大的受益者,在全國私募産品中創贏5號、創贏3號以及陜國投-創贏1號分別以54.94%、53.13%以及49.50%高居前三位,産品凈值創歷史新高。 私募排排網研究員彭曉武分析,崔軍的創贏系列重倉的是以銀行為主的金融股,因此在近2個月的時間內表現強勁,尤其是在近兩月更是基本滿倉,且全部買入銀行股,因此漲幅較大,旗下兩隻對衝産品通過做多股指期貨獲得了額外的收益。而在崔軍的布局中,民生銀行成為其重倉股。數據顯示,民生銀行自去年11月底6.30元的收盤價開始,至最新收盤價11.71計算,民生銀行近兩個多月時間,上漲幅度達85.87%。此外,在收益排行靠前的私募中,也都是偏好藍籌,集中持股且重倉持有,而且主要布局銀行、地産這兩大板塊,如同威一期近兩月收益高達34.94%,收益排名第21位,同威資産基金經理李馳也同樣長期重倉銀行等藍籌板塊。 儘管私募收益一片飄紅,但相對於強勁的大盤而言,整體表現並不亮眼。從去年11月30日至今年1月31日的兩個月內,滬深300上漲25.58%,而同期僅有69隻私募産品的收益高於這個數字,佔比僅為4.65%。彭曉武認為,本輪反彈上漲的主要是大盤股,而對於多數私募主要傾向於小盤股,因此整體上未能跟隨上大盤的表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