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歡慶春節時,多種投資方式也隨之“暫停”:股市、期市休市,讓持幣者賬戶中的資金連續9天沒有用武之地;部分基金提前停止申購,動作稍慢的投資者只能望洋興嘆;國際期市、紙黃金照常運作,但經營了一年的投資者並不想繼續為此謝客熬夜。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市民開始為“錢往哪兒放”而糾結。
另一方面,海外游、家裏蹲、聚會咖……雖然市民歡度春節的方式不同,如何省錢、“找錢”卻是大家同樣盼望的事情。在這個春節,您是一個精明的花錢者嗎?對此,本報特別推出春節理財專刊,教您如何玩轉手中的錢,也讓閒置資金“春節不放假”。
歲末年初,年終獎又開始成為職場人士的“盼點”和“談點”。除了普通百姓緊盯年終獎外,眾多的金融機構和理財機構也盯住年終獎不放。
昨日,記者從沈城多家銀行獲知,集中於春節前後募集的理財産品扎堆,部分理財産品標示預期收益明顯高於前期,“收集”股民不持股過年的閒余資金及工薪族年終獎用意明顯。
理財預期收益小幅升高
與國有大銀行資金豐富所表現出來的淡定不同,面對居民年底手上陡然寬裕,不少股份制商業銀行在理財産品推銷上發力,以期佔得先機。一些銀行發的理財産品理財期限從最短的7天到300多天不等,分成若干品種,大有“總有一款適合你”的來勢。
記者梳理發現,為爭搶年終獎,不少銀行歲末新推的理財産品預期收益率已逼近5%,部分資金要求100萬元以上的甚至超過5%,總體預期收益水平高於前期0.5個百分點。而某銀行推出的7天短期保本型理財産品,預期年化收益為3.4%。
在瀋陽北站附近,一家銀行用廣播反復播放着理財産品信息,&&一款理財産品預期年化收益達4.1%至9.2%,該行工作人員稱,認購理財資金額度不同,産品類型的預期收益也不同,預期年化最高的一款為認購資金300萬元,目前已售空。
為打響年初的“開門紅”,業內人士預測,春節前後收益率可能還會走高。銀行理財人士稱,年初時銀行調整理財産品的收益率,也是針對特殊時期採取的特殊營銷策略。如果其他銀行以高收益率的理財産品招攬客戶時,不跟進容易影響同類産品的銷售。
“後春節理財”應提前規劃
面對銀行年末大力推銷的理財産品,理財規劃師趙理提醒,年終獎究竟投資什麼,關鍵還是要看自己的實際收入和支出情況,完全沒必要去跟風市場熱點。
趙理指出,銀行推出的針對年終獎以及股民休市閒余資金的理財産品,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期限比較短,看似收益比較高,節日效應過後,其收益肯定是下降的,所以就存在再投資的風險。比如領到了5萬元的年終獎,你投了一個十五天的理財産品,但是十五天后,你發現再為這筆資金找出路時,可能就得接受收益率更低的産品。
對於部分對年終獎使用有其他計劃的居民,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選擇與自己資金計劃相符的理財産品,而若用錢計劃零活不定,可以考慮通知存款方式,所獲得的收益也會高於活期存款。
趙理建議,年終獎理財首先要扣除必要性支出,而後有必要根據家庭消費和投資計劃進行長短搭配,有購房需求的只能做一些流動性高、收益穩定的投資;打算做長期規劃的則可以涉獵基金定投、黃金投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