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説船小好掉頭,管理100個億基金的掌舵人相較管理着10億元基金的操盤手來説,壓力必然更大,操盤也更費心力。
《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根據WIND資訊整理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年底,可比70家基金公司旗下的1195隻基金的資産凈值規模共計2.87萬億,而管理着這些基金的基金經理共有841人,平均每人管理34.01億元的基金資産。
從基金公司角度觀察,在可比70家基金公司中,僅20家人均管理規模達到均值。其中,國金通用基金掌門人掌管的1.13億元,與同期人均管理資産規模最高的易方達基金相比,相差逾65倍。
人均管理資産規模34億元
首尾相差65倍
《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根據WIND資訊整理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年底,可比70家基金公司旗下的1195隻基金的資産凈值規模共計2.87萬億,而管理着這些基金的基金經理共有841人,即平均每名基金經理在去年年底時,管理着34.01億元的基金資産。
從基金公司角度來看,有20家公司旗下的基金經理人均管理資産規模超過整體平均水平,佔比28.57%。其中,易方達基金公司旗下的26名基金經理,共計管理着41隻基金,合計管理資産規模1917.14億元,人均管理資産73.74億元,是70家公司中,人均管理規模最高的一家。
嘉實和中銀等兩家公司緊隨其後,人均管理資産規模分別為69.34億元和68.77億元。此外,南方、華夏、工銀瑞信等3家公司旗下基金經理人均管理規模也均在60億元以上。
同樣身為基金經理,平均管理資産規模卻有着天壤之別。國金通用基金公司旗下僅有1隻基金産品,截至去年年底時,該只基金掌舵人管理的資産規模僅為1.13億元,與同期人均管理資産規模最高的易方達基金相比,相差逾65倍。
僅20家公司
人均管理資産“達標”
需要指出的是,在人均管理資産規模後十名的基金公司中,除金元惠理、諾德和天治等3家公司外,其餘均為成立時間較短的次新基金公司。由於旗下産品數量及資産凈值規模小,因此基金經理人均管理規模排名靠後。
需要注意的是,在可比70家基金公司,僅20家公司人均管理資産規模達到均值,即有50家公司平均管理規模未達到平均水平。在這50家基金公司中,資産規模靠前的大型公司並不佔少數,其中,去年年底資産凈值規模771.97億元,排名70家基金公司第13名的富國基金也位列其中。
具體看來,截至去年年底,富國基金旗下管理着的33隻基金資産凈值規模共計771.97億元,基金掌舵人共有25人,人均管理資産規模30.88億元,較業內人均管理值相差3.13億元。
除富國基金外,資産規模在500億元以上的鵬華、國泰、交銀施羅德等3家公司,旗下基金經理人均管理資産規模也均在均值之下,分別為29.67億元、32.39億元和31.99億元。
分析人士&&,有的公司雖然整體資産規模較大,但旗下基金産品數量多,基金經理人數也相對會多一些,而平均下來每只基金規模均不是很大,分攤到人頭上就會出現人均管理規模較少的現象。而旗下基金數量不是特別多,但擁有巨象級別産品的公司,往往在人均分攤規模時,會更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