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畫驚詫官位潛規則
2013-01-31   作者:方翔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分享到:
【字號

    不曾想,一個普通的當地書協換屆——陜西省書法家協會新一屆領導成員超過了60人,卻引來了軒然大波。近日,就連在西安的字畫店中,字畫商們對當地書協換屆十分關注。一位店主直言不諱地説,當不當書協副主席肯定影響作品價格。
  事實上,普通書協的換屆,折射的卻是這個收藏市場的面貌。一位書法收藏家卻對此了然於胸:“我們過去是‘欣賞字畫’,現在流行的是‘聽字畫’了。如今書畫作品的藝術價值已經退居次席,關鍵是看誰創作。”
  “人下&了,行情肯定會跌”,在中國的當代書法市場上也算是一個“潛規則”。一位業內人士舉了一個例子:當年一位書法家曾是中國書協副主席,一張字差不多就要2萬多元。後來,換屆下來後,他的字馬上變成了一張七八千元。
  藝術品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商品,因為它的個性差異之大,加上其他種種因素變化的不確定性,其價值往往不能夠簡單地規範。而作為市場來看,根據有關藝術家在協會中的職位,來判斷其價格也有着一定的合理性,比如中國書法家協會的歷任領導中,舒同、趙樸初、啟功等,都是因為在藝術上的巨大成就,而被推選為本領域協會的負責人,而其市場價格也是對於市場價格的最好反映。
  然而,現在的一些人卻為了使得自己身價上升,現在協會內部混個一官半職。這些人的作品雖然在任的時候,往往受到眾人的追捧,但主要從位子上卸任下來,市場則立刻呈現出“樹倒猢猻散”的局面。
  究竟這股看“官位”論價格的風氣從何時開始不得而知,但是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藝術品市場重新啟動,近年來更是逐步走向火爆,越來越多對於藝術不了解的人進入這個市場,從各類協會的“官位”去尋找精品,無疑成為了一個“捷徑”。與此同時,由於送禮市場需求的存在,對於許多準備送禮的人來説,贈送專業協會領導的書畫作品,無疑更有面子。事實上,個別當代名家的書法已經超過清代一些名家的書法價格,這就是官場附加值的作用,畢竟現在的書畫市場中,禮品消費無疑佔據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這無疑也助長了對於書畫市場“官位”的追捧。
  早在2008年的時候,湖南書法家協會公布的一份“湖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作品價格表”。就在社會上引起過熱議。而今天,陜西省書法家協會新一屆領導成員超過了60人,這無疑都是值得我們深思。現在,只要有一定的聲名地位,或一定的官階職務,或一定的財富資源,他的書畫作品就立馬身價倍增,暢行無阻。還有一些人,只要舍得花銀子,入展、入編、出書、封號、頒獎,立馬兌現,在協會中謀個一官半職也不是難事。
  中國的書法傳統,原本倒真是官員和書法家不分的,書法作為士大夫雅玩的“余事”,不少官員本身就是書法家:顏真卿官至太子太師,其書法不為古法所束縛,自成“顏體”;米芾官至禮部員外郎,其書法篆、隸、行、草、楷各體皆能,行草造詣尤高。這樣的名家不勝枚舉,然而,當他們的官職成為歷史之後,他們的書法地位不僅沒有下降,反而越來越被後人所重視,關鍵就在於他們作品中所存在的風骨。書品亦如人品,王羲之身處亂世,能夠堅守信仰和節操,不事權貴,人們認識王羲之的書法之美,更重要的是認識到作為文人應具有的正氣和風骨。
  習書者要想成為“家”,首先必須具有豐富個人修養,帶着他們各自的性情。書法要被認可,靠的不是泡沫喧囂,而是需要豐富的學養和不阿不折的風骨,這兩點是書法的精神核心。沒有這個核心,書法僅僅可以作為裝飾品,而不會成為精品。書風與人品齊美的書法,才是藝術的至高境界。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徐悲鴻畫作包攬佳士得中國書畫成交前三 2012-11-29
中國書畫秋拍異軍突起 天價難現 2012-11-22
中國書畫收藏圈與當代藝術圈掐架 2012-08-20
中國書畫鑒定大家徐邦達逝世 2012-02-24
2011秋拍顯理智 中國書畫最抗跌 2011-12-13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