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師是站在鏡頭後的演員
2013-01-30   作者:鐘天陽 謝瑩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分享到:
【字號

    在接觸皮諾戈米斯的短短兩天裏,這位來自巴西的時尚攝影師就持續不斷地在製造“意外”。首先是他的喋喋不休和一驚一乍會讓你誤以為這又是一個剛出道的攝影新人,但資料顯示這傢伙已經38歲,並且入行攝影超過20年。接着他又冷不丁地從口中蹦出了中文“奇葩”,來形容自己曾拍攝過的那些古怪藝術家,讓現場每個人都哭笑不得。
    原以為意外就此打住,結果在第二天繼續上演。原本約好早8點到10點在和平飯店旁觀皮諾拍攝大廚劉一帆,但當記者在8點準時趕到現場時,皮諾卻已經拍完正準備收工。面對記者的一臉沮喪,他又露出調皮的表情:“今天我們玩兒得太盡興了!”
    上周,皮諾戈米斯分別在北京和上海完成了幾組特別的拍攝,主題圍繞各文化藝術領域中的新銳人士的生活狀態及他們的生活態度,除了大廚劉一帆,他還用鏡頭記錄下了服裝設計師張弛、電影製片人孫琳以及京劇演員張雲的生活。這組在中國進行的拍攝是皮諾為瑞士製表品牌Gc執行的“Smart Luxury Moments” 睿智奢華攝影展項目的一部分,兩年來皮諾奔赴20多個國家,中國已是他世界之旅的最後一站。

    以黑與白直擊內心

    在皮諾掌鏡的“Smart Luxury Moments”系列照片中,有活躍在&前的演員、歌手、演奏家和運動員,也有默默完成創作的舞&導演、雕塑家、壁畫畫家、美食廚師和時裝設計師。他們在截然不同的文化環境中成長,也因各自領域中的創造而養成了每個新銳獨有的氣質與風貌。但是在皮諾的鏡頭下,這些“氣質與風貌”都被吸走了顏色,一律在黑白的光影下展現每個人的故事。
    “每個拍攝對象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靈魂,然而色彩會干擾,讓你不能在第一時間感受到這些人物自然流露的美。我想要通過鏡頭捕捉人們的靈魂,而黑白照片則會將人的個性放大。”在他看來照片需要某種情感來相互&&,“我希望人們能夠一眼就認出這是我的照片,但並不是因為它的顏色,而是當你在看照片時,你能理解其中傳達的情感。”皮諾説,“每一張照片都有自己的語言,我相信觀眾能從照片中感受到我講故事的方式。”
    在加強了對比度的黑白畫面中,你可以看到話劇演員手持着劇本,對着空氣在旁若無人地排練;身材高大的廚師姿態虔誠地擺盤,眼中只有盤中的菜肴;服裝設計師手持剪刀,着眼裙擺,劃出一道漂亮的弧線;沙畫師向身前隨意地撒出沙礫,但卻臉龐低垂,捕捉每一粒沙在沙盤上的軌跡——所有人都無暇遞給鏡頭一個眼神,無一例外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這是皮諾在拍攝中最喜歡捕捉的影像,“很多人在看過我給他們拍攝的照片後都告訴我從未見過這樣的自己。其實當他們在創作時,會表現出對工作和生活的喜愛和熱情,而那些瞬間所流露出來的專注是最感人的。”
    在皮諾接受《第一財經日報》專訪時,他剛剛結束北京的行程,為京劇演員張雲拍攝的經歷也讓他印象深刻。為了對比&前幕後的不同狀態,皮諾在拍完張雲的生活照後,必須要在現場等待張雲畫好京劇妝容再拍攝一組照片。在長達一個半小時的等待中,皮諾最震撼的是張雲一筆一畫細細勾勒眉眼時的投入。“我在這段寶貴的時間抓拍了不少照片。”
    “對於一個攝影師而言,捕捉一個真切美好的瞬間不只意味着在技術上精通,而是懂得如何將這些拍攝對象放置到一個最放鬆的環境裏。”皮諾坦言,為了讓拍攝對象最自然地進入狀態,他做了不少讓自己都驚訝的嘗試。在巴黎,皮諾需要拍攝一位名叫碧翠絲沃倫蒂娜(Beatrice Valentina)的當代女藝術家。來到這位藝術家的住所,一個擺在客廳的巨大浴缸吸引了皮諾的注意。原來這個藝術家從小就喜歡在這個浴缸裏畫畫,浴缸就像是一個屬於她的世界,長大後當她去其他地方時,她都會帶上自己的浴缸放在客廳裏。“每當她工作時,她都會脫下鞋子,舒適地坐在浴缸裏作畫,所以我必須拍攝她在浴缸裏的照片。”皮諾回憶道。在最後呈現的畫面中,女畫家跪坐在古老的浴缸裏,手上拿着紙和筆,細心地繪製着圖案,如同乘坐在一艘溫暖的小船般安寧。
    而那位被皮諾稱作“奇葩”的拍攝對象就是來自瑞士的雕塑家多蘿西魯斯布斯特(Dorothee Rothbrust)。多蘿西的工作室在郊外,整個房間都是她用木頭雕刻的巨大人偶。這些木偶都是用一整塊木頭雕刻而成,唯有一雙腳是可以活動的。皮諾只是對此出於好奇隨口一問,結果這位雕塑家非常嚴肅地回答:“因為晚上它們都要到處走動啊。它們還會和我説:‘我不想涂上藍色,我喜歡紅色!’”雖然答案令人吃驚,但是皮諾卻感受到藝術家對於木偶的專注,就為她拍攝了一組與木偶在一起的照片。“在她的世界裏她相信木偶是真實、有生命的,我覺得這個時候的她變得非常美。”

    我有千百種面孔

    雖然皮諾在整個項目中只選擇用黑白來詮釋人物的特質,但只要對他的作品稍作了解,就會發現皮諾在攝影上一直呈現出非常多變的風格,用他自己的話來説:“我有千百種面孔,黑白只是其中的一面而已。”
    出生在裏約熱內盧的皮諾戈米斯,有着拉丁美洲人特有的熱情。在他為巴西《Vogue》、《GQ》、《Rolling Stone》等雜誌拍攝的眾多作品中,可以看到柔媚的女郎在泳池邊展示溫潤的面孔,也有棱角分明的模特雙手叉腰擺出時尚大片尖銳的姿態。皮諾甚至把上世紀的摩登女郎和赤身的男模突兀地放在一起,成為網絡上流傳最廣的一組照片。幾乎近年來時尚大片中慣用的幾種手法,都能在他的作品中找到痕跡。
    他拍攝的商業片簡明活潑十分討喜,但自己玩的藝術攝影又大量使用晦澀難懂的構思。他的音調在談到“I like Art Photography!”(我喜歡藝術攝影)的時候突然高了八度,近期還和一些地下藝術工作者合作完成了一組攝影。而攝影的主題即是在閉上眼的模特眼皮上畫上眼睛,讓二維和三維在同一個瞬間得到重疊,仿佛在作一個藝術實驗。如此多的嘗試,讓人仿佛感覺皮諾在力圖證明自己的多才多藝。
    對這樣的猜測,皮諾並不反感,他自己也坦言無法用語言簡單概括出自己的攝影風格。他表情認真地自我剖析起來:“在我生活的每個階段裏,我都一直被‘完美地呈現心中所設想’的強烈慾望所牽引。童年的我非常安靜,是個不會喝啤酒、考試得高分的乖小孩。但是內心中,我又偷偷地嫉妒那些叛逆的、打破常規的人——他們不是我,卻可以是另一個我。這種想法在我的攝影中逐漸得到了釋放”——“攝影師是鏡頭後的演員。”在略作停頓之後,皮諾補充説道,好像在給自己的職業生涯做一次總結。
    這種強烈的展示自己的慾望來自於皮諾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轉折。“在成為專業攝影師之前,我是一名專業演員!”在接受採訪的一個多小時中,皮諾一直在有意無意地透露這個信息,眉眼中也流露出自己對於這段“演藝史”的唸唸不忘。皮諾告訴記者,他從小就喜歡表演,八九歲時就在親戚的劇院扮演一些小角色,在學習了一段時間的表演後皮諾去參加了一些電視或音樂劇的試鏡,有時成功有時失敗,也正是這段時間讓他開始對攝影産生興趣。此後他一邊不斷地爭取新的角色,一邊又在攝影路上突飛猛進,從攝影助理到化粧師再到攝影師,慢慢地在巴西的時尚界打出了自己的名號。
    25歲時皮諾終於接到了一個能夠出演話劇主角的邀請,而他與瑞士妻子的孩子也在此時出生了。在留下來做話劇演員和去瑞士做攝影師的抉擇之間,他還是選擇了後者。“攝影是我的經濟來源,而演員一直是我的夢想,它就深藏在我的內心深處,掙扎着想要出來。”説到這裡,皮諾隨手拿起桌上的餐布矇住嘴,雙手放在身後,扮出一副“演員皮諾”想要掙脫束縛的滑稽模樣。
    當問到是否會考慮再次嘗試演員之路,皮諾又變回原來嬉笑的表情,攤攤手説:“不會!不可能!”稍作停頓他又補充了一句,“不過我心中一直有個想要扮演的角色,那就是電影《芝加哥》中的律師比利弗林,他很有魅力,多才多藝,也很風趣。”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英國攝影師白描中國人 2012-03-23
英國12歲小攝影師獲殊榮(刪除) 2011-12-30
俯瞰地球的攝影師 2011-05-20
英攝影師開創食物風景攝影 2010-08-04
媽媽攝影師:邊贏樂趣 邊賺錢 2007-05-11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