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隻籍籍無名的次新基金到2012年度混合型基金的亞軍,成立於2011年末的國投瑞銀新興産業混合型基金可以説是過去一年最大黑馬之一。隨着四季報的火熱出爐,這只“黑馬”基金背後的操作路徑也隨之公開。
趕上新興産業早班車
晨星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12月31日,國投瑞銀新興産業混合基金全年累計凈值增長率達到12.3%,在81隻同期可比的標準混合型基金中位列第2。
記者翻閱國投瑞銀新興産業混合型基金四季報發現,該基金過去一年重點布局電子、醫藥、節能減排等新興産業,其中生物醫藥及電子信息技術板塊佔基金凈資産比例達到34.76%。而重倉個股方面,四季度高位減持的歐菲光過去一年股價翻倍,而在前十大重倉股名單上的大華股份及北陸藥業2012年全年漲幅也分別達到87.7%和70.48%,其中大華股份在2012年4個季度末均位列前十大重倉股。
基金經理孟亮&&,目前中國大量的新興産業子行業正處於增長繁榮期。而根據産業投資的歷史經驗,當一個行業處於增長繁榮期時,其投資收益顯著高於産業生命周期的後期,而投資風險則相對較低,其收益/風險對比處於整個産業生命周期最為有利的階段。所以,布局新興産業要趕早不趕晚。
搶灘地産 精準把握市場節奏
在重倉新興産業板塊的同時,國投瑞銀新興産業混合基金對市場節奏的把握同樣精準。這也可以從該基金重倉股變化看出端倪。在剛剛披露的四季報中,去年四季度漲幅居前的地産板塊強勢個股也出現在該基金的重倉股名單中。如中南建設四季度的漲幅高達45.65%,首開股份、華僑城A漲幅也都在30%以上。
國金證券指出,國投瑞銀新興産業混合基金將傳統新興産業投資的範疇,寬泛至具有成長空間且業績增長確定性較強的成長股,以基本面選股為首要,同時堅持精選個股。對於2013年投資布局,國投瑞銀基金認為,自新一屆管理層定調加速産業轉型後,七大新興産業在未來經濟中的支柱地位已經毋庸置疑。投資策略上,建議以精選個股為主,積極挖掘和布局電子、醫藥等消費類成長股投資機會。